仿宋朝軍事單位“廂”、“軍”制度,把全境劃分為左、右兩廂,共設有十二個監軍司,各立軍名,規定駐地,設定軍事首領都統軍、副統軍和監軍使等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全境廣佈兵員,重點是護衛首都興慶府和對宋、遼的防衛上。
對河西走廊肅州、甘州的吐蕃和回鶻聚居地區,升郡設府,置以重兵,鎮撫並用,加強統治。
於是,經過短短的六年時間,李元昊便完成了建國的各項準備工作,一個“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的党項政權已具規模。
自此,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天授禮法延祚元年,也就是宋景佑五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在野利仁榮、楊守素等親信大臣的擁戴下,在興慶府南郊築壇,正式登基稱帝,國號稱大夏史稱西夏),改元天授禮法延祚。
並大封群臣,追諡祖父和父母諡號、廟號、墓號,又封野利氏為憲成皇后,立子寧明為皇太子,諧西涼府祀神。
當然,這時,李元昊雖然建國稱帝,但還是關起門來自己樂而已,並沒有通告宋朝,一直到次年正月,也就是李小魚現在所處的時間,李元昊才正式遣使到宋朝給趙禎上表,追述和表彰他的祖先同中原皇朝的關係及其功勞,說明其建國稱帝的合法性,要求宋朝正式承認他的皇帝稱號。
得到的回應自然是可想而知的,宋朝不願承認李元昊的帝位,狠狠的申飭了他,並且下詔“削奪賜姓官爵”,停止互市。
李元昊卻根本不以為意,依舊是我行我素,還與遼國正式建交,共同來抵禦宋朝。
見此,萬般無奈之下,宋朝只得在宋夏邊境張貼榜文,懸賞重金高官捉拿李元昊,或獻其首級,而李元昊在徹底摸清了宋朝的態度之後,惱怒之下,也頻繁的派出細作到邊境刺探軍情,煽誘宋朝境內的党項人和漢人附夏。
並公開斷絕了夏同宋朝的使節往來,向宋朝送去“嫚書”,在“嫚書”中指責宋朝背信棄義,挖苦宋軍腐敗無能,又借遼朝的勢力威脅宋朝,但最後卻仍然表明夏國依舊願同宋朝有和好之意,以此來彰顯自己的大度。
當然,這並不是李元昊真的大度,其向宋朝遞“嫚書”的目的,就是意在激怒宋朝,把圖謀對宋朝發動的戰爭責任歸於宋朝,自此,夏宋之間的戰爭已經不可避免,李元昊也深知這一點,所以,在宋夏邊境集結了重兵,隨時準備對宋開戰。
此刻,戰馬之上,親率三十萬大軍,迎著獵獵風沙,望著前方一匹探馬如利箭般奔來,李元昊那已經飽經滄桑的臉上,是不由自主的劃過了一絲獰笑之色。
“情況如何?”
剃著光頭,穿耳戴環的探子立即下馬跪道。
“稟國主,你的妙計成功了,楊宗保那廝果然被誘使到了金山巡視。”
“哈哈,太好了,他帶了多少人馬?”
“不過三十餘騎!”
“好,真乃天助我也,只要楊宗保一死,大宋江山指日可待,傳我號令,兵圍金山,率先取楊宗保人頭者,賞千金,封萬戶!”
“是!”
“轟隆!”
瞬間,馬蹄如雷,三十萬兵馬,在李元昊的帶領下,如同潮水般朝著宋夏邊境金山湧去,展開了自己的滅宋第一步。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