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自然就是從昭君出塞這個角度去描寫咯,凸顯她的偉大愛國,舍小家為大家,從古至今的莫不如此,難不成你們還能找到什麼新穎的角度嗎?”
“而你這傢伙又不擅長寫那些豪情壯志的東西,和我一樣,更加沒去過邊疆戰場,所以只能借古諷今,寫一寫昭君出塞咯,是吧?”
“你……你……你……”
一時間,自己的心理活動完全被李小魚分析的頭頭是道,王安石是再次震驚了,眼中充滿著難以置信,愣愣的看著他驚問道。
“你……你是怎麼做到的,你……你怎麼知道我心中所想?”
看著王安石那一臉震驚,難以置信的表情,李小魚也是倍感有趣,想了想後,是直接忽悠道。
“嘿嘿,老王,我說我真的是小神仙,能掐會算你信嗎?”
“我……”
一時間,聽得李小魚這樣說,語氣一滯之下,不信鬼神的王安石第一次稍稍動搖了,但還是咬著牙重重一哼道。
“哼,王華,你少在我面前裝神弄鬼了,我不信,這世上哪有什麼小神仙,就算有,也不可能是你!”
“你說你算準了我會寫《明妃曲》是吧?還專門寫了一首《明妃曲》的和詩來應對?那好,有本事你就拿出來啊,我還真就不信了,你小子真能猜到!”
聽得王安石這麼說,搖頭一笑後,李小魚是故作無奈的嘆息道。
“哎,那好吧,說的也是,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嘛,那好,老王,我今天就讓你見識見識,小爺我的真正實力,也好讓你輸的心服口服,知道知道什麼叫做神仙才華!”
說著,在所有人難以置信的目光中,李小魚也不耽擱,直接將自己抄來的歐陽修所寫的《明妃曲》的和詩拿了出來,叫給了李師師,讓她演唱。
照例,看罷李小魚送上來的這首關於《明妃曲》的和詩後,李師師自然是心中同樣萬分驚訝,沒想到李小魚真的算準了王安石會寫《明妃曲》,所以都已經提前寫好和詩來應對了,這是什麼樣的神仙才華啊,不成他真的是神仙下凡嗎?不然怎麼可能做到?
一時間,心潮澎湃之下,再度深深的看了李小魚一樣,李師師也不敢耽擱,在所有人急切的催促聲中,撫琴演唱起李小魚所寫的這首《明妃曲》來。
“胡人以鞍馬為家,射獵為俗。”
“泉甘草美無常處,鳥驚獸駭爭馳逐;誰將漢女嫁胡兒,風沙無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國人,馬上自作思歸曲;推手為琵卻手琶,胡人共聽亦諮嗟。”
“玉顏流落死天涯,琵琶卻傳來漢家;漢宮爭按新聲譜,遺恨已深聲更苦。”
“纖纖女手生洞房,學得琵琶不下堂;不識黃雲出塞路,豈知此聲能斷腸!”
“……”
一時間,隨著李師師的動情演唱,同樣柔情婉轉的情思,扣住了所有人的耳膜,讓得他們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閉上了眼眸,緩緩聆聽。
隨著歌聲和琴聲的遞進,眼前再次浮現出了一抹清晰的畫卷,彷彿看到北方的夷狄以鞍馬為家,以打獵為生。
那兒泉水甘甜,野草豐美沒有固定的地點,鳥兒受驚,野獸互相追逐。
是誰將漢人女子嫁給胡人,因為風沙是無情的,而女子的容貌是如此美麗,怎能讓她美麗的容顏遭受風沙的侵蝕?
在這裡,出門都很難看到中原人,只能在馬背上暗自思念故鄉。
在哀婉的琵琶聲中,就算是胡人也會為她感到嘆息吧!
如此美麗的女子流落異地,死在他鄉,而琵琶曲卻傳到了漢宮裡。
漢宮裡的宮娥爭著彈昭君所彈的琵琶曲,心中的怨恨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細小的手生在閨房之中,只能學彈琵琶,不能走出閨房。
不知道沙漠中的雲是這麼飄出邊塞的,哪裡知道這琵琶聲是多麼的令人斷腸!
……
又是一首絕美之作啊,所有人聽罷過後,不能自已,久久回味,品嚐著詞中的真意。
這首詩的頭四句,破空而來,用類似散文的詩語,寫胡人遊獵生活,晴示胡、漢之異。
接著以“誰將漢女嫁胡兒”,接到明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