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聽得他這樣說,說這首詞竟是專門寫來送給她們的,李師師自然是無比的好奇,心想以他的絕世才華,專門寫出來送給她們的詞又會是什麼樣的呢?
包括一旁離得不遠,清楚聽到他這樣說的柳依依也一樣,眼眸中充滿了好奇,恨不得直接將李師師手中的詞稿搶過來一睹為快。
同時也是忍不住有些懊惱自己之前怎麼那麼糊塗啊,竟然將先手選擇權讓給了李師師,要是自己先選王華公子,替他唱詞就好了啊。
畢竟就現目前來說,李小魚寫的詞是要比這群文舉生好上一大截,所以近水樓臺先得月,率先替他唱詞的李師師,名聲自然也是會愈發的水漲船高。
說不定現在還風頭並列的兩人,此次詞會過後,名聲就直接超過她了,讓得柳依依是小小的鬱悶,幽怨這群文舉生怎麼這麼沒用,說好的才華橫溢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結果連個武舉生都比不過,哼,果然,文舉生的嘴,騙人的鬼!
而李師師倒沒有想這麼多,只是單純的滿是好奇的看了起來,一番品味後,她是不禁美眸越發閃亮了起來,兩個大眼睛忽閃忽閃的,望著李小魚由衷的感激道。
“王華公子有心了,詞中真義師師定當銘記在心,接下來師師就為公子演唱,也好叫依依妹妹與世間所有女子知曉,希望她們都能明悟公子詞中真義。”
點了點頭後,李小魚也是抱拳感激道。
“如此,便多謝師師姑娘了。”
李師師也沒有任何廢話,直接玉手撫動身前的古琴,腦海中回味著李小魚的這首新詞,而後緩緩演唱起來。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雷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空靈的仙音傳來,當即,讓得所有人再次驚呆了,不由自主的沉迷在了這動人的曲調之中,久久難以自拔。
沒錯,李小魚的這第三首詞,便是抄自清朝最負盛名的詞人,納蘭性德,因為字容若,所以大家也稱其為納蘭容若。
的確,拋卻民族成見不說,納蘭性德當之無愧是清朝最負盛名的詞人,跟柳永他們一樣,在其身前,所寫的詞就產生過‘家家爭唱’的轟動效應。
身後更是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清詞三大家之一,王國維更是稱讚其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可見對其評價之高。
即使到現在,說起清代的著名才子,除卻曹雪芹紀曉嵐等寥寥幾人以外,恐怕就數納蘭性德最為大家熟悉了,至少,大部分人都聽過他的名字,也知曉這首‘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不錯,這首木蘭花令,就是納蘭性德最負盛名的代表作了,因為太過的詩情畫意,是以流傳及廣,大部分人一聽,就覺得十分美好,說不出的那麼美妙。
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與之決絕,如古辭《白頭吟》、唐元稹《古決絕詞三首》等。
納蘭性德的這首擬作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閨怨”之情,這首詞確實也是模擬被拋棄的女性的口吻來寫的,構思無比的巧妙。
首先,“人生若只如初見”一句,說的是在初相遇的時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時光,都是快樂的。
即使偶爾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為抱著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會越來越好。
所有的困難,都是微不足道,與意中人的相處也應像初見那般甜蜜溫馨,深情快樂,可驀然回首,曾經滄海,早已是,換了人間。
“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又借用了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後有詩《怨歌行》,以秋扇閒置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
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後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