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就是在威脅趙禎了,見得一個小小的宦官竟敢如此大膽,趙禎立即是氣的雷霆大怒,頭也不梳了,急速起身,召集內侍和掌管宮籍的差役前來,然後拿著冊子點名,第一個,就削了這位一貫給他梳頭,還十分寵愛的太監的籍,並頒佈發表從他以下的三十人,直接將他們給炒魷魚走人。
這時候已到了晚飯的時間,皇后正在焦急地等待趙禎吃飯,但趙禎卻必須要這些太監宮女全數離宮之後才肯去吃飯。
皇宮倉猝命人趕走了這些宦官宮女,然後飛報趙禎知道,趙禎這才回去吃完晚餐。
吃完之後,皇后也忍不住小聲地的朝他問道,那位太監已經為你梳頭多年,頗受寵愛,為何把他作為第一個遣送出宮的呢?跟何況他還是在為你說話啊。
趙禎卻仍然餘怒未消地說,他竟然勸我回絕大臣們的進諫,這麼不知天高地厚的奴才,是想幹政嗎?如何能留在我身邊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由此就可以看出北宋皇室對宦官的零容忍態度,畢竟前朝的宦官之禍實在是太可怕了,一直讓宋朝的統治者心有餘悸,片刻也不敢忘記。
像是從盛唐時期的高力士開始,唐朝就開始出現了宦官干政的情況。
到了唐朝的後期,宦官甚至掌握了京城駐軍的指揮權,不僅可以對各級官員隨意任免,甚至可以任意的廢立皇帝。
唐昭宗李曄還為親王時,大宦官田令孜騎馬經過,李曄只能站在路旁向他行禮,而田令孜並沒有任何謙虛的表示,騎馬直接離開了,可見宦官權勢之大。
一直到唐朝滅亡以後,宦官勢力終於消亡,可惜還有人改不掉這一點。
比如後唐莊宗李存勖在滅掉了後梁和前蜀以後,瘋狂的信任太監,給了宦官們很大的權力,而對跟隨他南征北戰的將士們幾乎沒有任何賞賜,寒了將士們的心。
最後部隊不出所料的發生了兵變,李存勖被殺。
如果是秦朝和東漢的宦官亂政還比較遙遠,那唐朝和後唐的教訓可還是歷歷在目,所以從宋朝建立之初,太祖皇帝就對太監多加限制,警惕宦官們亂政。
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在位時期就更加徹底了,雖然這傢伙打仗的水平差了點,但是玩內政絕對是一把好手,不然不可能把哥哥都坑了。
而且這位太宗皇帝還是一個宅男,他沒事把自己關在屋子裡竟然寫出來了一部類似於“行為準則”的手冊,上邊就清清楚楚的寫明瞭宦官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大小宦官只要照著這個手冊做就可以了。
如果宦官們想玩貓膩,那麼他們慘了,這位皇帝在這方面堪稱心狠手辣。
再加上文官們,特別是宰相的權力的空前擴大,使得宦官們更加沒有施展本事的空間。
因為從宋朝建立之初,為了需要,皇帝們就大幅度的提高士大夫們的地位,但還算正常,畢竟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畢竟太祖和太宗這兩位大神是亂世出生,御下水平都比較高,不需要文官們過多的幫忙,有什麼事他們完全可以自己處理。
但到了他們之後,從宋真宗開始,情況就發生了大逆轉,養尊處優之下,對於收下的文官,皇帝已經開始控制不住了,特別是工資還非常優厚,宰相們什麼也不缺,就更加拼命的索要權力。
再加宋真宗的治國水平也有限,不得不依靠那群宰相們,所以宋朝的相權在英真時期空前擴大。
相權的擴大就意味著君權的降低,宋朝的宰相們權力真的是太大了,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時比皇帝的話還管用,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的老朱要廢宰相的原因。
宰相們不但在國家政事上頻頻指手畫腳,美名其曰矯正皇帝的錯誤,就連皇帝的私生活也不放過。
自然,皇帝都被管成這樣了,宦官作為皇帝的奴僕,又能好到哪裡去?
在宋朝的全部歷史中,無論是再得寵的宦官看到宰相大人們,都得是笑著臉點頭哈腰一副舔狗模樣,絲毫不敢反抗。
不得不說,實在可憐啊,相當於一開始就自斷一臂,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咯。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