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北的芙蓉園,乃是一處風景如畫的勝地,佔地極為廣闊,院內遍栽各色鮮花,其中以芙蓉花為主,因為園中有一大片水池,而且是活水。
能工巧匠們挖鑿溝渠,巧奪天工的引汴河水入園,所以方眼望去,園內流水潺潺,奼紫嫣紅,亭臺樓閣,水榭廊梧,宛若人間盛景,流連忘返。
這本來是一處私人的宅院,不過宅院主人的身份卻極為神秘,沒人知道他到底什麼來歷背景,竟然能在城北佔據這樣一座繁花似錦的宅院,想來必定不可小覷。
而且,更令人詫異的是,他也不禁止別人進入芙蓉園,只要願意,誰都可以進入芙蓉園賞玩,漸漸的,芙蓉園就彷彿從一座私人宅院,變成了一處公共宅院般,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百姓進入園中觀賞。
這其中,尤其以愛好附庸風雅的文人墨客為最,最喜愛三三兩兩來在風景如畫的芙蓉園裡,召開所謂的詩會詞會,以文會友。
有時甚至連朝廷大員都會前往參加,常有不可多得的妙句佳作誕生,讓得芙蓉園的名頭是越發響亮,隱隱間成了汴梁城內無數文人墨客心目中的聖地,都希望在此展露自己的才華,順便結交一些對自己以後仕途有幫助的達官顯貴。
而這,也有可能就是芙蓉園主人開放這處宅院的原因了,同樣希望藉此認識一些來園中賞玩觀景,吟詩作賦的官場貴人。
當然,不管是賞玩弄景也好,還是吟詩作賦也罷,按理說,都是文人墨客的事情,跟普通百姓不太沾邊。
畢竟普通百姓沒那個閒暇,每天都要從事許多的勞作,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稍微有點空閒,能出來走一走,看一看。
武舉生就更是如此了,在眾多文舉生的心目中,武舉生就是一幫大老粗而已,賞什麼景啊,簡直是牛嚼牡丹,暴殄天物。
至於舞文弄墨的話,更是無稽之談,一幫大字不識幾個的傢伙,也能寫詩寫詞,別開玩笑了,趁早回家挑大糞去吧。
可是,現實偏偏就是這麼荒誕,明明跟武舉生們沒什麼關係的芙蓉園,在今天,卻吸引了所有武舉生的目光,汴梁城內幾乎所有的武舉生,在這一刻,都是齊刷刷的朝著芙蓉園趕去,要見識,奇蹟的誕生。
因為,在這一天,有一位英雄,要為他們武舉生正名,要代表他們武舉生,挑戰所有的文舉生,比試詩詞。
如果能成功,不必多說,自然是會讓他們武舉生士氣大振,可以狠狠的挫一挫那群目中無人自命清高的文舉生的銳氣,讓得他們再也不敢在一眾武舉生面前那麼猖狂了。
雖然他們也知道這種機率很渺茫,畢竟武舉生和文舉生比試詩詞,差距實在太多,怎麼看怎麼覺得不太現實,可是,他們還是來了,無怨無悔,哪怕最後輸了,淪為全城笑柄也在所不惜。
包括一些江湖中的練武之人,都是不約而同的趕往城北的芙蓉園,要為李小魚加油助威,力所能及的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至少,不讓他在氣勢上輸給那群文舉生太多。
這樣做也不為別的,就是忍不下心中那口氣,因為已經記不清有多久了,反正自從太祖開國,定下重文輕武的國策後,他們武舉生便始終被文舉生壓著一頭。
別說是武舉生,就是所有的練武之人也一樣,被那些自命清高的唸書人看不起,騎在他們脖子上拉屎撒尿,低人一等。
所以每個練武之人心中都憋著一口氣,想找回場子,不說翻身做主,至少,希望能在文舉生面前抬起頭來做人,不用再唯唯諾諾的忍受他們的冷嘲熱諷了。
可是,想法雖好,卻一直難以實現,因為武舉生們除了拳腳了得外,並沒有什麼別的本事,詩詞歌賦這些的確不精通,要是精通的話也早就去考文舉,化身為清流去了,那還用得著苦哈哈的跑來練武考武舉。
再加上此時的大宋朝又處處奉行以和為貴的原則,能不打仗儘量不打仗,可勁賠錢都行。
所以讓得他們的拳腳根本沒什麼用武之地,沒了槍桿子的撐腰,自然只能被筆桿子吊著打了。
因此所有的武舉生們都希望有朝一日他們中能出現一位英雄,精通詩詞,文武雙全的英雄,能替他們出口氣,以文舉生的方式,狠狠的打一打他們的臉,挫挫他們的威風,讓他們武舉生也揚眉吐氣一次。
同時也讓所有人知道,他們武舉生裡面也是有能人的,並不比文舉生弱上多少。
可是讓得他們失望的是,等了許久,都沒有這樣一位英雄出現,所以,慢慢的,大家也都絕望了,徹底的心灰意冷了,有些武舉生甚至已經開始認命了,安於現狀,覺得武舉生就是要比文舉生低上一等。
因為在他們想來,如果真有人文武雙全,不僅武功卓絕,還精通詩詞歌賦的話,那肯定也是去考文舉啊,哪裡會浪費時間來考大家所不恥的武舉,替他們出頭呢?這不是傻嗎?
可是萬萬沒想到,就在今天,在所有武舉生自己都幾乎絕望,不抱任何希望的情況下,竟然真出現了這樣一位英雄,讓得他們是震驚了,真的震驚了,比所有文舉生都還要震驚的那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每個人心中都是喃喃想到,怎麼可能,真的有人站出來替他們出頭,代表他們武舉生在詩詞方面挑戰那群文舉生嗎?
可是,怎麼可能?他瘋了嗎?
一瞬間,所有的武舉生震驚過後,又是全都感覺難以置信,覺得這太瘋狂,太不可思議了,怎麼可能?
因為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以一己之力,挑戰所有文舉生,這怎麼看都覺得科幻,相當於天方夜譚一樣,根本不可能。
先不說此人是不是真的精通詩詞歌賦,就是精通,就那麼有把握能勝得過那群文舉生了嗎?
要知道那群文舉生裡面可是臥虎藏龍,有的是人才,其中不乏在各地赫赫有名的大才子,想要勝過他們,實在機率渺茫。
因此所有的武舉生都是首先不約而同的在心中否定了可能獲勝的情況,併為不可能獲勝找出了無數多的理由,而且每一條能很強大,都能說得通。
可是,就算如此,幾乎毫無希望,覺得根本不可能獲勝,但他們還是來了,因為他們覺得,不管成功與否,也不管勝敗如何,能在此時站出來,能在舉國上下都重文輕武,鄙夷他們武舉生的情況下站出來,代表他們挑戰那群文舉生,這就是英雄,值得他們尊敬,乃至欽佩的英雄。
他奶奶的,管他呢,有人站出來,總比沒人站出來好吧,而且,萬一……萬一出現奇蹟了呢。
這是此刻,所有武舉生心中最樸實真誠的想法,於是他們每個人,都走出了房門,來在街上,為他們心中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英雄加油鼓勁,目送著他前去參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