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買宋 > 第147章 大慫其實並不慫

第147章 大慫其實並不慫 (第3/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無限鬼劍 血族大家庭 三生鏡之一世為人 傾世無殤 陛下投降吧,六皇子大軍壓城了! 七日通靈 鬥營 重生之女翻譯官 娘子,吃完不許逃 霽雨初晴 春有百花冬有雪 重生之女配複仇記 徒弟個個都很拽 廢後也瘋狂 妃常神秘 犯上逆臣:從娶公主開始 從零開始的劍神 醉紅顏:朕的傾城鬼後 美人藏心 榮耀之愛

畢竟大慫偏安於一隅,兵力並不強盛,而且敵人也太過強大了,蒙元騎兵,上帝之鞭,都打到歐亞去了,周圍的國家都亡了,可大慫還在堅持,釣魚城戰至最後一兵一卒,還打死個蒙古大漢。

最後崖山之戰無力迴天,十萬軍民同少帝一起跳海殉國,又真的慫嗎?

畢竟冷兵器時代,蒙古騎兵無法戰勝這是誰也無法阻止的,屬於軍事上的碾壓,大慫不能,歐洲的中世紀騎兵也不能,所以才出現了橫跨歐亞的蒙元帝國。

可大萌呢,如此強大的一個國家,卻被區區清狗韃子給滅了,要知道當時不管是兵力,裝備,還是科技,可都是碾壓式的超越啊,都資本主義萌芽了,不得不說是戲劇性。

最後除了一個皇帝上吊表現了點骨氣外,其餘的大臣呢?頭皮太癢水太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這都是無意義之爭,只能說是兩個國家選擇的國策不一樣,宋朝的國策就是和平發育,大哥別打我,給錢買平安。

所以不止和遼國,和西夏、金國,以及後來的蒙古,都一樣,都是採用這樣一種策略,我給你錢,你別打我。

這也很正常,用句今天的流行話語來說就是,能用錢解決的事,根本就不叫事。

更何況,北方的遊牧民族就真的那麼願意打仗,喜歡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生活嗎?

其實並不是,他們也願意和平,只不過生存環境惡劣,需要的很多東西都無法自給自足,所以必須要透過其他手段獲取,戰爭只是其中一種。

而如果有除戰爭以外的其他渠道獲取這些生存資源的話,他們也是不願意打仗的。

其次,宋朝對國內的文人士大夫很好,宋朝不殺文人,不殺上書言事者,提倡言論自由,給文人官員開很高的工資。

這樣不僅培養出了一大批傑出的大臣,而且讓文人士大夫從內心深處對宋朝皇帝感恩戴德。

可以看到,無論是北宋末年,還是南宋末年,宋朝文人士大夫為了保住趙家的血脈,可以說是生死不顧,嘔心瀝血。

最後甚至有十萬人陪著小皇帝跳海,而反觀大萌,經常搞株連九族,打官員屁股,給官員們開的工資也是史上最低的,這樣就完全寒了文人士大夫的心。

所以清朝都還沒打過來,光是李自成打過來的時候,那些官員們就都跑了,導致崇禎皇帝最後一個人孤零零地吊死在景山之上,身旁只有一個老太監陪著。

這還成了清軍入關的旗號,替崇禎報仇,堂堂大萌,最後混的如此悽慘,真是慘啊~

包括農民起義,不管是大慫還是大萌都有農民起義,不過不同的是,大慫的農民起義並不激烈,雖然大慫的農民起義很多,動不動就來個佔山為王,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

但前文很早就說過了,這些農民起義都沒有一個是成了大氣候的,要知道無論是大漢、大唐還是大明,可以說都是被農民起義給推翻的,而宋朝卻不是。

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宋朝的老百姓生活得並不是那麼苦,他們還有活下去的希望。

中國的農民不是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他們是絕對不會鋌而走險去拼命的。

而農民起義如果不拼命的話,那他們絕對不會取得成功。

第二是宋朝對待農民起義領袖,很少有斬盡殺絕的做法。

他們往往採用的方式都是招安,只要軟化了農民起義領袖的意志,農民起義自然就幹不下去了。

所以很多時候,宋朝的農民起義甚至成了當官的捷徑,不是真的想要造反,就是找個藉口要官當。

第三是宋朝的科學文化比較發達,農民們很少迷信,國家在基礎教育方面做足了功課,而農民起義要凝聚起來,除了因為他們實在活不下去外,還有一個就是要有邪教來控制靈魂。

比如漢朝的黃巾軍,天神下凡,天公將軍,明朝的明教白蓮教,清朝的太平軍等,都是例子。

可宋朝的那麼多農民起義,都沒有一個是被邪教控制的,農民起義者還比較理性,大家都知道那是封建迷信,當不得真,誰也不信

所以只要最後朝廷招安了,封我個官噹噹,大家也就互相妥協了,和氣生財嘛,自然也就不會再鬧事兒了。

不像明朝,封建迷信層出不窮不說,太祖老人家自己就是搞這一套出生的,而且還摳門,李自成人家本來都想退兵的,只要你封我個王噹噹,我就依然聽你的,不殺你,還幫你出關打清狗,可崇禎真的死腦筋,就是不肯,去上吊都不封王。

由此可見,大慫其實並不慫,只能說比較機智,會做生意,懂得怎樣運用最合理以及成本最低的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硬剛。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嫡女太甜:異國冷王請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