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一片歡笑聲中,美味佳餚很快便成了腹中之物,也沒理會這條禁令到底執行的怎樣,反正達官貴人們依舊是該吃吃該喝喝,大魚大肉想怎麼來就怎麼來,只是多了想一個藉口的煩惱罷了,真正苦的只能是普通百姓。
包括到了後來,連武則天自己處理犯禁的情況時,都顯得及其隨意,完全不按規矩來,而是自己想怎樣就怎樣。
比如當時,有個叫做張德的老臣,他的愛妾給他生了一個兒子,老來得子這可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啊,但很不巧的是,這樣的喜事,卻趕在了武則天的禁令當中。
而張德在官場上老實本分了半輩子,這次可實在是高興壞了,於是私下裡,他偷偷約了幾個同僚,然後又讓僕人在外面想辦法搞了一隻羊來,也不知道是不是狼咬死的,直接把大門一關,一群人燉了鍋羊肉湯,大肆慶祝了一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等宴席完畢後,張德讓僕人仔細把羊骨頭給收拾好,拿到後院埋了,自認為做的滴水不漏。
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時有一位客人,不安好心,他走的時候,趁人不注意,往懷裡揣了一塊羊骨頭。
這個人叫做杜素,他揣羊骨的目的,不是為了留作紀念,晚上吃不到肉的時候偷偷啃骨頭,而是為了告密。
在第二天,杜素就向武則天揭發了張德私自違反聖令,在自己家中燉羊肉待客的罪行。
張德這個老臣,聽說後自然是嚇得臉色發白,肝膽俱裂,因為他知道武皇雖然是個女人,但一樣有帝王的雷霆之威,隨時都能讓他粉身碎骨。
這老來得子,人生剛剛大喜臨門,卻不想轉眼之間又大禍臨門,人生大起大落實在太快,要瘋啊腫麼破?
於是張德是急的趕忙寫認罪疏。
可是武則天並沒有給他留任何自首認罪的機會,而是當即召他面聖,張德只好前往宮中,並做好了一去不返的心理準備。
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武則天先是向他老來得子表示了祝賀,然後又問他說。
“你的羊肉是哪裡得來的”
張德趕忙跪下稱罪,說是僕人去鄉下購買的。
武則天又說。
“卿昨日開宴召客,知道最大的錯誤是什麼嗎?”
張德不斷叩首,稱自己違反了皇帝禁令,罪無可恕,萬死不辭。
可武則天卻搖了搖頭說。
“你最大的錯誤,就是請杜素這樣的小人赴宴。”
然後武則天是讓宮女給了張德一些賜物做賀禮,也並沒有懲罰他。
張德沒有得到懲處,可是杜素卻因此被官場上的同僚鄙視不已,淪為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人物。
《資治通鑑》上就記載說:“舉朝欲唾其面”,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當時在朝為官的同僚,人人都想往他臉上吐口水,一口唾沫淹死他。
也不知道這個故事到底是在誇武則天大度開明,還是辦事兒戲,總之,十分可笑就是了。
因為對大臣開明,對百姓兒戲,註定不會是什麼好皇帝。
包括後來的唐德宗李適,就因為自己姓李,竟然禁止天下人吃鯉魚,同樣是愚蠢至極,十足的昏君,比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還蠢,至少人家是真傻,毫不做作。
至於他歷朝歷代各種避諱、忌諱那更是多不勝數,可笑之餘作者菌又不禁暗自慶幸。
幸虧唐朝的皇上不姓梁、米、範什麼的,不然,還不知道要為難死當時的多少百姓咯。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