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去,你自己去吧,別走太遠,吃飯的時候記得回來。”
“嗯吶。”
譚敘走了,只留下幾只大鵝和譚笑在楊樹下。這一排楊樹年頭不少了,此時還樹葉繁茂,有風瀟瀟,無風也瀟瀟,安靜享受這份靜謐美好的譚笑,覺得挺有詩意的。
不過譚笑沒心情一直詩意,她在想事情。
這幾天她試了幾次,每次絞盡腦汁想事情的時候,頭就會疼。小說也寫過三回,每次超過三千字頭也會疼。
這樣的事情,是重生以來第一次發生,更是她始料不及的。始料不及心必惶惶,表面家裡人看著她一天不聲不響安安靜靜,實際上她心裡急的火燒火燎的,然後開始逼著自己思考,思考後面的事情。
因為光是靠寫作就足以改變自己家的經濟狀況,讓譚笑對自己未來的人生充滿了信心。她以為佔盡先知的自己,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情,而且都能做好。
上輩子,她學習成績差,沒能上個好大學,沒能走到那個她仰慕的人身邊,心中的執念多少年絲毫不曾消減一分。
這一世,她本想早點上學,然後早一些預習初高中的數理化課本,早點學英語,拼盡全力也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學霸。
可頭疼這件事,讓她不得不認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似乎太急功近利、太不按自然規律出牌了。
六歲寫小說、教育弟弟、引導爸媽,參與父母親人的紛爭,帶著媽媽去省城看眼睛,哪一件事擺出來,也不該是她這個六歲孩子該做的。
那時候昏睡中,恍惚記得有人對她說重生是上天給予她的饋贈,如果不加節制地使用,將會縮短她的壽命,讓她好自為之。
雖然醒來以後,她分不清那種聲音是源於自己的內心恐懼還是真的有人在靈魂深處對她的告誡,但印證了幾次之後,果然頭疼一次比一次厲害,譚笑確定,夢中的話並不是自己虛構出來的,而真的是對自己的告誡。
有所懼有所畏,才能有選擇。這幾天譚笑始終在想這個問題,自己是要竭盡所能轟轟烈烈地短暫活一回,還是踏踏實實安安穩穩地過漫長的一生?重生的意義又是什麼?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回答,只稍作思考,譚笑就明白自己這段時間搞錯了一件事。
上天之所以讓她重生,憐憫的也是她上輩子親人天地永隔的悲劇,而不是派她回到這個世界做出什麼豐功偉績來青史留名。
而自己,心心念唸的不也是也跟家人在一起,欣賞人生路上的每一處風景,創造屬於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嗎?
而幸福又是什麼呢?除了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健康、和諧,也是必須的。為了賺錢,損耗健康、乃至有可能縮短生命的長度,這是譚笑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想明白這點,譚笑釋然了,打算從明天開始,做一個標準的小學生,每天跟著老師讀a o e ,一遍一遍地寫1 2 3 ,一筆一劃練字,踏踏實實做小孩。
家裡的事情,自己也不打算再管,什麼種地、經商、發家致富,一切事情都放手讓爸媽去幹,自己最多關鍵時刻給出個主意啥的。相信有了自己之前的稿費做鋪墊、還有自己在一旁偶爾監督,家裡的日子過得差不了。
她要做的,就是少說話、少用腦,打好學習的每一個基礎,保證自己和弟弟的求學之路走的順暢、攀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