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好的屏風,在掖庭宮裡,那也得是擺在寢殿的檔次。
她從來沒有擁有過這麼好的東西,愛得什麼似的,幾乎不肯把手從屏風上挪開。
其他的嬪妃也都收到了東西,紛紛感念蕭貴妃。
華清宮中,蕭貴妃聽著椒香的回報,不禁嘆了一口氣。
“還是斕姐兒聰明,知世故而不世故。本宮這麼大年紀了,還不如她十幾歲的丫頭。”
是沈風斕給她支招,讓她把掖庭宮裡賢妃的器物,分送給各宮的嬪妃。
她當時還不肯,說賢妃宮裡能有什麼好東西,送出去不會被當成侮辱人吧?
沈風斕當時就嘆了一口氣,只覺得蕭貴妃不知人間疾苦。
“華清宮應有盡有,富麗堂皇,您當然看不上那些東西。可其他的嬪妃,可能一輩子都沒享受過妃位的待遇,她們想要啊!”
蕭貴妃半信半疑,沒想到果然因此,收獲了後宮中一致好評。
原來營造一個好名聲,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椒香連忙安慰她,“娘娘只是心腸耿直,聖上最喜歡娘娘這樣少女心啦!”
“真的嗎?”
蕭貴妃撇了撇嘴,把這件事丟到了腦後。
“近來聖上心情不佳,身子也衰頹了不少。眼下春暖花開,本宮要親自下廚,給聖上燉湯補身子。”
說幹就幹,她連連招呼椒香。
“快給本宮更衣,換身袖子窄一些的,本宮要燉百合銀葉烏雞湯!”
賢妃從後宮中能佔一席之地的嬪妃,一下子成了永巷的罪奴,在朝臣眼中便是一個清晰的訊號。
聖上對賢妃毫無憐惜,分明就是不顧寧王的地位。
晉王要被立為太子的訊息,在朝中不脛而走,引起了底下的動蕩。
再看寧王最強大的後盾——平西侯府,只顧著撇清自己的幹系,絲毫不顧及寧王一黨的利益。
這一下子,引得寧王的黨羽心神不寧,分崩離析。
寧王卻不聞不問,一心準備樓蘭使臣來訪之事,對朝中的一切都不予理會。
晉王一如往常,甚至在聖上無心朝政之事,幾乎全權擔負起了朝中的擔子。
他歷練得越發成熟了,上過戰場,還立過軍功。
沈太師和定國公,都對他贊賞有加,大力支援。
統轄虎騎營的詹世城,與他是至交好友。
放眼朝中青年才俊,如沈風樓和陳執軾等,都是晉王那邊的。
聖上也絲毫不怕,他們結黨營私,反而對他們的互相支援表示贊賞。
這分明就是,預設了晉王,即將被冊封太子的謠言。
這樣一對比,寧王黨羽的勢力實在太弱,已經不堪與晉王相抗衡了。
有忠心耿耿的寧王一黨人,趁夜火燒火燎地趕往寧王府,要聽聽寧王到底是個什麼主意。
難道就任由晉王的勢力坐大?
就甘心在爭儲之中敗北?
寧王一面檢視樓蘭使臣的名單,一面頭也不抬地回答他——
“放心吧,等樓蘭使臣到來,自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