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照例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解注意事項,給所有人分組。
南晴依然跟朱斌分在一塊。
朱斌穿著長袖,遮住了有疤的手臂。因為身體還沒完全恢複,腿也有些一瘸一拐,行動笨拙,做實驗時很不方便。
在他險些摔倒時,南晴及時扶了他一把。
朱斌低著頭,低聲沖他說了一聲謝謝。
南晴搖搖頭,也說:“謝謝。”
朱斌抬起眼,知道了南晴的言外之意,卻並沒好意思收下這一聲道謝。
他不是幫助喻逐雲,只是幫自己贖罪。
實驗照常進行,在中途休息時,不少人興高采烈地聊起了網上的傳聞。
“你們知道金融系那個喻思運嗎?”
“啊!我知道我知道,搞豆腐渣工程那個是吧?他以前在學校裡面可嘚瑟了,當時我就覺得這人有點毛病。現在不就給咱們學校抹黑了嗎?”
“沒錯,就是他!現在房地産是真完了,他還最後落井下石一下……嘖嘖嘖。”
“我還聽說啊。有人在查他到底是怎麼保送進金融系的,如果他真的是走後門,說不定就要——”
眾人嘩然。
也許是這個話題太過隱秘,他們也沒再繼續深入聊下去,不多時,談起了最近的“新起之秀”。
“最新發展的人工智慧技術才是真牛逼,我前幾天試了一下他們的應用,我的媽呀!”
“我靠,我剛想說,他們現在正在廣募人才呢。要不是我們的專業不對,高低得去試一下。”
“這有什麼的,我聽說他們投資人還是學美術的呢,跟那專業也沒半毛錢關系啊。”
“……”
南晴一怔,忽然彎了彎眼。
原先一直停滯在原地無法轉動的齒輪,像是在這一刻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撥弄了一下,冥冥之中,有什麼東西忽然不一樣了。
姜天達走後,工作室委實經歷了一段難熬的時光,但很快就迎來了轉機。一部分人離開,又有一部分新人加入。磨合,加速,發展。
徐嶽他們攻克了兩三年的技術難題,在喻逐雲這個“天使投資人”伸出援手後,終於得到了解決,事情有了驚人的進展。
一夜之間,好像所有人都聽說了一個新概念,親眼見證了一顆新星冉冉升起。
而此時此刻,這顆新星的締造者之一,正在首大化學實驗樓下。
喻逐雲被一部分曾看過人工智慧發布會的學生給認了出來,對這項新技術格外好奇的學生們目光灼灼地盯著他,幾乎快把這條小路圍堵起來,嘰嘰喳喳的聲音不絕於耳。
大家都很好奇他跑到這裡來是幹嘛的,招聘嗎?
來化學系幹什麼?這專業也不對口啊。
喻逐雲一直默不作聲,保持著平靜的神色,偶爾應兩聲提問,或是接下一兩份不知從何而來的應聘簡歷。
直到下課鈴響起。
化學系的眾人魚貫而出,南晴走下樓梯。
眾人恍然發現,從剛剛開始就冷峻、沉穩的青年,眼底忽然浮現出柔和的笑意,撥開人群,三步並作兩步地上前。
“新起之秀”彎腰,替化學系那名保送進來的天才少年接過了揹包,熟悉得彷彿做過千遍萬遍,虔誠得好像在侍候自己的小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