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雨橋劇變之後,黔城分會高階除念師大多都處於工傷狀態,這就導致雁行雲的工作量劇增,週末幾乎都會出差去附近城鎮。
週五晚上,照舊又收到了奈若何的資訊。
這次要去的地方是黔東北的印城,猿啼山。
雁行雲從前跟著師父去過印城,師父曾經叮囑過他,在印城一定要小心謹慎。
印城有河,名為印河,河水與別處不同,自東向西而流,正是江河逆流的不吉之象。
再加上小城四面環山,此為風水之中的四封陰脈,鬼氣易聚難散。
江河逆流遇上四封陰脈,是天生的陰城鬼域。
這樣的地方,經常會發生一些鬼怪擾民之事,協會甚至在這裡設定了一個辦事處,有除念師常駐。
但最近那個除念師家裡出了一些事,他請假回家了,辦事處只剩一個保安守門。
雁行雲本來不打算帶顧念同去,卻經不住她跟顧小行的軟磨硬泡,只能無奈同意。
黔州經濟不算特別發達,但高速公路遍佈全省,從黔城到印城三百多公里,用了不到四小時就到了。
到達猿啼山的時候,剛好是正午。
天空豔陽高照,從山上俯瞰小城卻有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怎麼也看不真切。
陽光明媚,也無法驅散悽迷的霧氣,陰城鬼域,果真名不虛傳。
兩人循著奈若何告知的地址,走進一戶民居院落之中。
頗有些少數民族特色的古舊堂屋裡,赫然停放著一口紅棺,其色如血,鮮豔無比。
剛進院子,隔著十多米便見醒目的紅棺映入眼簾,顧念不由得“啊”了一聲。
外面路過一人,似乎是附近鄉民,手裡還扛著鋤頭,膚色曬得黢黑,聽見顧念驚呼,隨即說道:“兩位不是本地人吧,看到紅棺,可嚇到了?”
顧念好奇的問:“為什麼這棺材要漆成紅色?有什麼特別的作用嗎?”
她一下就想起雁行雲路上說的,天生陰城之事,以為紅棺大概有驅鬼辟邪之類的作用。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
老鄉索性把鋤頭往土牆上一靠,取了旱菸邊抽邊說。
故事發生在什麼年代已不可考,古時印城有個秀才,進京趕考,高中狀元。
金殿之上,皇帝問其出身,狀元想起一路行來頗受冷眼,於是回答道:“千柱落腳,萬馬歸巢,七十人煮飯,八十人挑水,三隻鹽船入水,一隻不靠岸,家中便缺少鹽食。”
君臣聽聞,懼之。
如此身家,若是造反,江山危矣,皇帝便尋了個由頭,將其斬首。
事後仍覺江山不穩,便派了親信,前去私訪。
到了狀元家裡,卻見房屋破舊,以高粱杆束柱而成,搖搖欲墜,地上到處爬滿螞蟻,是為“千柱落腳,萬螞歸巢”。
灶臺煮飯是一老嫗,七十有餘,河邊挑水老者,剛過八十,正合“七十人做飯,八十人挑水”。
家中貧窮,全指望三隻鴨子下鴨蛋去換取鹽巴,卻是那“三隻鹽船”。
親信回京稟告皇帝,帝方知自己殺錯了人,於是賜下一口紅棺,繫上狀元紅花,將其屍骨收殮,回鄉大葬。
自此,印城棺木便成了紅色。
也不知是狀元蔭庇還是別的什麼原因,這座民風彪悍的少數民族小城自此文人輩出,成為附近有名的“文城”,就連現在,亦有高居廟堂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