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這一日。
澹臺弈以身作則;
親自去祭奠了在宏嘉年間戰亂中犧牲的將軍和士兵。
他除去華服。
親自走上墓園。
這一事傳入民間,百姓聞之,口口相傳。
皆是贊譽之言。
相較於上一任皇帝澹臺堯,澹臺弈似乎更得民心。
冬至過後。
澹臺弈親自下了一道旨意————
追封關牧將軍為鎮國大將軍,其餘犧牲的將領士兵,按軍功追封。
其家人親族,每月可得若幹錢糧。
也是在這道旨意過後。
景國的百姓才忽然意識到。
從前輕視武將的風氣,似乎在漸漸淡去。
仁明帝此人,似乎將文官武將這兩派從不對付的隊伍。
很好的端在了一個天秤上。
不偏也不倚。
景國的朝中,從此倒是和諧了不少。
“要我說咱當今聖上,那可是難得的明君啊,有他在,我們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可我怎麼聽說,皇上似乎駁回了大臣選秀的摺子,從此後宮,只有魏皇後一人?”
“嘖,帝後情深,這有何過之,咱們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挺好,至於皇上選不選秀,和咱無關。”
說書先生和一男子的話傳遍茶館。
容潯坐在角落聽了。
不自覺搖搖頭;
在這個時代,一個男子不納妾當真稀奇。
更何況這人還是皇帝。
也難怪景國的百姓成日裡將此事掛在嘴邊了。
只是他們一定想不到。
在之後的千百年,會出現一夫一妻這樣的法律制度。
“潯兒,你想什麼呢?”
澹臺肆親手為容潯斟了一盞茶;
待放涼些了才遞給容潯。
容潯接過笑笑:“沒什麼,只是在想,韓大人在朝堂上,多半被皇上氣吐血了吧。”
他口中的韓大人便是極力勸澹臺弈選秀納妃的人。
這人為了澹臺弈充實後宮一事。
不知費了多少心血。
但無數摺子呈上去,要不就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