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鄰居問起能夠讓林翠英兒子蘇醒的辦法,林翠英支支吾吾地說自己請的人是個大師,非常厲害,說有十足的把握能夠讓自己的兒子醒來。
鄰居覺得不太對勁,就留心多問了幾句。
因為懷江是邊境城市,鄰國很亂。
鄰居就很擔心老太太是被騙了,萬一被人弄到鄰國去就麻煩了。
再三追問之下,林翠英才告訴他,不是他一個人去懷江,有人跟著她一起去。
並且把戴望星的地址給了鄰居。
林翠英又不是十幾二十歲的小姑娘,已經是個快六十的老太婆了,就算弄到鄰國,活也幹不了,賣器官都不夠新鮮,誰會冒這麼大的風險,把她拐到鄰國去。
鄰居也希望林翠英的兒子能夠醒來,雖心有疑慮,還是被林翠英說服了。
殊不知林翠英沒有對他說實話。
不過有了鄰居提供的資訊,事情就變得簡單多了。
網約車車內有監控錄影,兩個人的對話全程都被記錄下來。
林翠英再三跟鄰居提起,她請的大師說有十足的把握能夠讓自己的兒子蘇醒。
重案組在聽完兩人在車上的對話後,確認了一個資訊。
林翠英的死的確是戴望星故意引導的。
戴望星如果沒有告訴過林翠英自己有十足的把握,林翠英絕不可能信誓旦旦地告訴鄰居自己也有十足的把握讓兒子蘇醒。
井玏:“現在我們是不是可以對戴望星進行二次審訊了。”
陸長風搖頭:“不。”
“為什麼不?”
有了林翠英這份證據,足夠證明戴望星的誘導,他就算想狡辯,也很難逃脫法律的制裁。
陸長風說:“他當然無法逃脫制裁,但關於審判者一事,我還想在等字跡鑒定和書寫顏料的技術鑒定的結果。”
只有排除了現場存在第三個人,字跡鑒定和技術鑒定都能夠證明是一個人所為,才能夠徹底攻克戴望星的心理防線。
他們不光要讓戴望星認下自己犯下的罪行,還要讓戴望星承認自己是審判者,最好能夠從戴望星這邊作為突破口,得知更多戴望星與審判者之間的資訊。
由於他們端掉了審判者其中的一個分支,在國內找到了一千多個審判者的成員後,對審判者的調查就已經停滯不前。
那個郵箱再也沒有啟用過,他們換了更為隱秘的方式,但是無人知曉他們換的新的方式是什麼。
對審判者的調查停滯不前,可審判者作案並未減少,還在不斷地作案,他們也需要找到突破口,繼續深挖下去。
經過兩天的等待,鑒定結果出來了。
可以斷定審判者的標誌和認罪的字跡為同一人縮寫,都屬於戴望星。
而兩種字跡所用的筆墨,和寫字的時間是相同的,這就能證明戴望星就是審判者。
有了充足的證據,陸長風帶著井玏直接去了弼羅市關押戴望星的看守所。
戴望星看到陸長風和井玏出現的那一幕,震驚都寫在了臉上。
陸長風拉開椅子坐下,隔著鐵欄杆和戴望星對望。
“看到我們到來,你似乎很驚訝。”
戴望星:“該交代的我都交代了,你們為什麼就不肯放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