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兩句說不清楚,路上邊走邊說。”
嶽方霖看向蒯櫟:“蒯隊,這邊就交給你接著查,我們先去看看嶧城的情況。”
“有什麼新的發現或者進展,我都會第一時間通知你的。”
蒯櫟安排了車送重案組的人趕往嶧城。
嶧城市局刑警隊的同事,之前在抓廖清雅的時候,就已經幫了忙。
審判者的資訊對外保密,除專案組外,其他人只以為是普通的案子,因此市局並不知道廖清雅是審判者相關案件的嫌疑人。
現在看到重案組幾位成員,陶徵才想通。
從收到訊息到抵達市局碰面,前後不過一個半小時,屍檢還沒開始做,現在案件的進度還停留在初級階段。
嶽方霖問陶徵:“什麼時候可以拿到屍檢報告?”
“最快也要今天晚上了。”
嶽方霖問:“現場有什麼發現嗎?”
陶徵把現場調查到的資訊共享給了重案組。
其中就包括那枚審判者標誌。
“這不是和秦鷗案的標誌差不多。”井玏仔細檢視後,肯定地說:“同一種材料,雖然不是一模一樣。”
陸長風從井玏手裡拿過標誌看了看,問:“死者家屬什麼情況?”
“他老婆和朋友出去玩了,人在外地,收到訊息了正在往回趕,孩子被老婆送到了奶奶家。”
“死者身上有案子嗎?系統有沒有他老婆和他相關的報警記錄。”
“陸隊有懷疑的方向?”陶徵問。
陸長風道:“昨天你們幫忙抓的廖清雅所犯的案件裡,也有相同材質的標誌,雖然被殺的人在華城,可廖清雅常住在嶧城,同一個地區兩起殺人案件現場留下的標誌材質一模一樣,根據我們對審判者過往的瞭解和經驗進行判斷,應該大致的調查方向是一樣的。”
嶽方霖:“你是懷疑死者跟家暴有關?”
基於他們之前對審判者近期作案的特點分析,嶽方霖覺得陸長風這個思考的方向應該是對的。
陸長風點頭:“是,但還需要查證,另外也得找死者的家屬,鄰居,多瞭解一下情況。”
“我方法醫還未排除自殺的可能性。”陶徵解釋:“所以我們還沒開始確認調查方向。”
“沒關系,從接警到現在不過兩三個小時,還沒來得及展開調查是正常的。”
陸長風和嶽方霖說:“我建議申請成立聯合調查組,由華城和嶧城警方共同辦理此案,有第二起,就有可能有第三起,有第三起就有可能有第四起。”
井玏看著兩個相同標誌的材料,“如果要併案調查,這個審判者標誌的來源,就十分重要了,過往案件裡,我們見過各種審判者的標誌,還從未見過如此相似的兩個標誌,會不會是有人在背後操控?”
“你這個觀點也正是我想說的。”陸長風看向陶徵:“陶隊,辛苦你們在調查我說的那些內容時,順帶查一下本案受害人及其家屬和廖清雅之間有什麼關聯。”
至於這3d列印的審判者標誌,實在是無從查起。
“我立刻安排人去查。”
陶徵剛剛安排完工作,同事就領著死者的父母來到刑偵隊。
死者是家中獨生子,父母都是退休的老師,不喜歡城市喧囂,回到了老家鎮上生活。
接到兒子去世的訊息,把孩子託付給信得過的鄰居後,才往市局趕。
“這就是負責調查你們孩子死亡原因的警察,有什麼你們問他就好了。”
兩位老人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死死地抓住陶徵的手,“警官,我兒子是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