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新玉07 換日
晴空之下,儀仗蜿蜒。
素竹平安渡水之後,秘密召見了這一路護送的首領,便將太子事先交代的行程一一都講了。首領得知真相後大驚失色,素竹交代他不可打草驚蛇,說有蒼鷹送信,經據點轉飛鴿傳報,韓大都督一定是知道了。不日有一行車隊秘密去接太子出逃。
“桂賊渾然不覺中,偷天換日。”
負責護送的首領滿腹疑問:
“京畿一帶有桂賊重兵把守不說,單是那重重宮闕,我們的人也難以靠近。”
“劫宮的事有過幾回,但派出的死士都有去無回……那個鐘敏甚為剽悍!”
素竹道:“殿下自有籌謀,去京城外的官道接人就好。”
再說京城,桂鴻山這幾日頻繁出宮巡營,擺過兩回封功宴,六營士氣大振,他本人也常常是酩酊而歸。出征在即,一通朝務他來不及處理,委任梁青與諸閣部去做,最終只需要把結果給他過目。
想前太子一雙金膝,生來只跪父皇母後與天地,這樣為他再登壇重請天乩卦演,若在從前,於桂鴻山一名邊將而言已是無上榮寵。
……現在也一樣。
桂鴻山清點兵馬輜車,已安排糧草先行,往北紮營。只等欽天監看好天象,與他一個合適的日子,大軍便可啟程。
燕琅玉與他約定,在他大軍啟程當日,由鐘敏護送亦或說是監視著,前往祭壇祈天請乩,望北山而三跪九叩,這必定是大吉之卦相!也要有幾個深諳齋醮之禮的道士協往。
思來想去,桂鴻山還是同意用舊時宮中慣用的那五個道士。
桂鴻山原本有些心神動搖,但近日士氣大震、“後院”安穩,到底給他此次親徵增添了不少鼓舞。
不過兩三個月,他就會大捷凱旋,再來和他的琅玉團聚。慢慢享受那綿綿小意,脈脈柔情。
他想著。
桂鴻山大軍啟程當日,燕琅玉換上九章袞冕親赴祭壇。盛裝之後,臨行時分,承福叫住了他。
燕琅玉回頭,旒珠輕動,於斜入殿中的日影下泛出斑斕陸離的暈彩,珠玉相擊的微弱聲響在這一刻被無限延長。
承福望著章冕華彩加持下的燕琅玉,枯老而顫巍的嘴唇動了動,卻終是什麼也沒說,只是跪下,與他行了一個鄭重的叩禮。
燕琅玉無聲地望著他,身形也定住。
鐘敏還在殿外等候。
主僕二人相望良久,終是默然以對。
最後一眼,終於收回視線。燕琅玉決然地轉身,赤舄邁過那一道紅漆沉楠門檻,繁複衣影曳動之間,走入殿外的昊昊天光當中。
承福緊挨著墨玉磚石額頭在這時抬起,望著眼琅玉消失的方向,用極微弱的聲音,哽咽地道:
“吾皇,萬歲。”
鐘敏對天子登壇求神一事的諸多禮儀都不熟悉。雖承命“護送”或者說監視,但他到底只能被諸多宮人或道士牽著鼻子走。再者桂鴻山都已經對前太子深信不疑了,他還有什麼顧忌呢,到底是鬆懈了許多。
整個祈天過程漫長而禮儀繁瑣,鐘敏看了一會兒,覺得無聊,便悠哉地坐在馬上,心神早遊蕩到不知何處。
日影偏移,已經不知道過去多久,有人來稟報他,說一個道士已在壇中做法完畢,是要到城郊的天帝廟裡再上香,而後還要去相鄰幾個府縣的天帝廟裡都走一遭。
鐘敏沒在意,晃了晃馬鞭示意他們別耽誤時辰,快點去。
在日頭下待得久了,日光烤得渾身暖意洋洋,鐘敏甚至有些困了,恍惚之間是有個穿綵衣的道士清瘦的身影從他眼前掠過,上了一輛馬車,拿著他的通行令牌出去了。
鐘敏費力的睜開眼睛,往祭壇頂上一瞥——
日輪當空,前太子還華袍跪地,不知在禱念什麼。
鐘敏正要再闔眼小憩,卻不知為何,腦中倏然閃過方才那個小道士的身影。那身影怎麼如此熟悉……他說不上的熟悉!
他猛地睜開眼睛清醒過來!
鐘敏翻身下馬,按刀往祭壇上疾奔!四圍的護衛不解地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