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百態 小謝總,我會一直陪著你的
地産板塊的一些高管, 還在琢磨著,要怎樣在大老闆面前表現。然而,萬寧並沒有給他們逐一上場的機會。他直接開口, 認領了一個相當高的份額。
然後笑著道:“各位總裁時間寶貴。我在這裡, 向集團、向小謝總、向郭董做個保證。地産板塊絕對不會掉鏈子。總之,我們板塊內部調劑,一定完成這個總數。”
“好。”謝墨白難得地開口嘉獎, 明明白白地表示出了自己的贊許。這對於他來說,這樣明顯地表露出對下屬的態度,並不多見。
作為板塊總裁、集團副總裁, 萬寧比黃文靜表現得格局更大、氣魄更大。當然, 地産板塊一片紅火的形勢,也給了萬寧堅實的信心。但無論如何,他這一番當眾表態,讓謝墨白極為滿意。
現在是由郭正分管地産板塊,他深知,萬寧是謝家的嫡系,對於後者這一番表現毫不意外。
他雖對萬寧心有忌諱,但自從熄了和謝墨白爭權奪利的心思, 郭正老老實實做他的集團總裁, 也並沒有遭遇到謝家的什麼為難和報複。
就算萬寧和袁若梅, 都是謝家的嫡系,但國昌集團規矩森嚴。他們還是要服從郭正的管理。
再加上,郭正的兒子郭瑞松回國, 直接進了研發中心。郭正還盼著以後,兒子能繼承他的遺澤。這都要得到謝家和謝墨白的首肯。
心有掛念,郭正自然安分下來。他既然不生事, 一時之間,分管集團總裁和下面的板塊一把手,相處還算融洽,至少並無太大的爭端。
這場戰略研討會,開了不短的時間。位於謝墨白右手第一位的卓錦城,早已經面露疲態。從方才起,他就耷拉著眼皮,似合非合、似睜非睜。到現在,才勉強打起了一些精神。
“衛堯啊!”卓錦城緩緩開口,“萬寧珠玉在前,你也跟著他學學。板塊未來發展是個什麼情況?你這個總裁心裡應該要有一盤賬。”
他對著國昌文旅的總裁鄧衛堯吩咐道:“集團要發展,各個子公司都要盡力做貢獻。你就代表板塊,直接認個數額吧。”
方才萬寧發言的時候,鄧衛堯的心思就在飛速轉動,琢磨著自己是否也要代表板塊出來,統一表個態。
現在既然卓錦城發話了,他也就幹幹脆脆地認下了一個份額。用文旅今年的業績,按比例進行推算,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說實話,最近10年,集團風頭最盛的是地産板塊和基建板塊。近二三年,工業板塊也開始發力。從業績和體量上來看,文旅板塊一直位於最末。他們現在就指望著寧城影視小鎮這個重大專案,來奮起直追,多添一筆成績。
因此,與鄧一峰、萬寧兩位同僚相比,鄧衛堯的底氣明顯有些不足。從謝墨白提出萬億營業額的目標時起,鄧衛堯就開始心中叫苦。
多年共事,頂頭上司卓錦城是個什麼性子,鄧衛堯還不清楚嗎?上司他絕不可能直接站出來,幫下面人頂住壓力,去反對謝墨白的主張。所以,原本鄧衛堯還指望著,何若琳能給力一些。
但到底是小謝總棋高一著。他明著是講究民主,講究實事求是,讓板塊和子公司根據各自情況,量力而行地認領業績份額。
但實則,在這樣的場合,大家就相當於同臺競技。誰肯承認自己不如同儕呢?
雖然小謝總說得寬和。下面子公司量體裁衣,報多少,他就認多少。可對於國昌這樣的大型集團來說,他們不缺人才也不缺骨幹。內部競爭一直非常激烈。
強者留,弱者去。優者勝,劣者汰。有為者上,無能者下。關鍵的時候不能為集團扛kpi,那以後的晉升提拔,別做夢了!否則如何能夠服眾?
甚至,如果有能力更勝一籌者,逐漸進步趕了上來。那麼後繼乏力的老人,也不免要逐漸被邊緣化,被調去坐冷板凳。
在這種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和壓力之下,鄧衛堯又如何敢在此時縮頭?現在看來,後面幾年也只能拼了。好在還有寧城影視小鎮這個重大專案。鄧衛堯心中,不免對這個專案又慎重用心了幾分。
他也知道,在這種場合,公開領回去的任務,無論如何都要完成。因此,也不敢太過放肆,只是掂量著文旅板塊在集團的分量,認領了一個kpi份額。
謝墨白沒有多表示,輕輕點了個頭,就算是過了。於是,壓力最後來到了基建板塊和分管總裁何若琳身上。
尤其是何若琳,顯得極為尷尬。他剛才雖然沒有直接反駁謝墨白,但言下之意,還是覺得5年破萬億目標,太過激進。
但沒想到這一圈轉了下來,目標業績任務也分得差不多了。大家基本上都認領了相應的份額。還有些優等生,更是願意自加壓力,多額外承擔一些kpi任務。
所以現在,他要怎麼表態?基建板塊要怎麼表態?在座眾人的目光,都集中過來,這其中就包括林曦。
剛才何若琳的陰陽怪氣,林曦還記在心裡。她倒要看看,何若琳這下作何應對?敢不敢厚著臉皮,坦言別人都做得到,他和他分管的板塊做不到。
林曦心中暗想,要是何若琳和他手下的潘玉榮,意見相悖。那這臺戲可就好看了。
然而,能做到集團總裁之位,何若琳亦有過人之處。他雖然面色尷尬,卻自己打了幾個哈哈,找了個臺階。說道:“看來還是我保守了。我本以為萬億目標難如登天。可是現在麼,也被大家認領得七七八八了。”
“這才是咱們國昌的精神面貌嘛!特別是有了小謝總的帶領,集團山下新人新氣象!”
官面話說得堂皇,但他心中別扭。眾人這樣積極,這倒顯得自己最開始發聲,有些不看好集團的意思。
何若琳本來就無法完全壓制住潘玉蓉。再加上最近,因為基建板塊人事調整的問題,兩人很鬧了一些不愉快。
何若琳心有顧慮。萬一他仍然堅持己見,但潘玉榮卻公然拆臺。那反倒更加面上難看。他有些退縮了,不打算再堅持保守路線,決定把選擇權交給潘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