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無意識地拿手抵住下巴,看著站在身側的清俊男子,心中琢磨。謝墨白可真是一個精明人,想法既深刻又現實。嗯……,在他情緒正常的情況下。
謝墨白走回辦公桌後,重新落座。他在心中默默評價到。林曦的工作能力很強,她極其善於處理具體事務,協調各種關系。
她還是路予的學生,眼界學識已經是不俗。但是受限於過往擔任的職位,在她潛意識裡,想不到要從一個集團領導人的角度,去看待事務。
謝墨白寬容地想,這算不上缺點。林曦百分百能夠勝任現在的職位。甚至以她的現在能力,再加上一些經驗,完全可以出任大集團t的高管。但是,如果她想要繼續向上走,就需要補齊這些短板。
林曦也跟著走動幾步,隨意地在沙發上坐下。她看著面前容貌清俊的男子,深刻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出色上位者。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人生道路大底如此。讀書上學,開始工作,然後在職場上,開始漫長的晉升道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積累,經受磨礪。
其中的一些佼佼者,能夠走得更遠。隨著個人能力的提高,逐步由被管理者,轉變為管理者。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心態和眼界,也在慢慢發生著變化。
而謝墨白,他自小就被當作家族的繼承人培養。他一進入商界,就自己創立了明光,創始資金10個億,而後在幾年之內,將這樣一家投資公司做到200億市值。
他從一開始,擔當的就是領導者的角色。
理智、清醒、隱忍,高屋建嶺的眼光、高妙卓絕的手腕,極限抗壓的能力,對人性的清醒洞察,以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控制力。
所有上位者需要的品質,都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或許現在的謝墨白,還要顧慮父母的影響和態度。但他無疑已經進化成了一個……合格的集團掌門人。
林曦收斂了思緒,開始言歸正傳:“同樣作為板塊總裁、集團的副總裁,潘總和萬總之間的風格,可是格外不同。”
她說這話的時候,及其注意分寸。
謝墨白卻立即會意。他不需要有所避諱,直接就道,“你是想說,這次萬寧的表現,遠遜於潘玉榮?”
林曦笑了笑,沒有說話。
潘玉榮和萬寧都是集團的副總裁,職位遠高於自己。按道理謹慎起見,她不應該對二人有所彰否。
如果換了謝董當面,林曦是打死都不會開口的。一旦開了口,無論說的對錯與否,都會顯得她僭越了,讓人覺得她看不清自己的位置。
但是,現在面前的老闆是謝墨白。林曦認為,謝墨白應該不會介意她的試探。
而且她也很想知道,今次的事情之後,謝墨白對後續的一些人事考量,是否會有變動?林曦需要及時做好配合。如果能知道謝墨白的想法,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謝墨白果然沒有生氣,他甚至自我調侃道:“咱們兩個不太接地氣,萬寧也好不了哪裡去。”
但林曦對謝墨白已經較為熟悉,立馬聽出了,謝墨白對萬寧並沒有什麼責罰之意。
說實話,以萬寧的晉升道路來看,他確實無法像潘玉榮那樣,對基層工作那麼瞭如指掌。但林曦不認為,這會是謝墨白寬容萬寧的理由。
能力不足,就是能力不足。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老闆們並不需要考慮這些。他們往往只看結果,不問原因。
或許,因為萬寧是謝家嫡系。這多少是一個加分項。畢竟,忠誠和個人能力同樣的重要。
謝墨白身體向後,微微靠著椅背,姿態非常放鬆。“萬寧和潘玉容的處境不同。地産板塊和基建板塊的執行邏輯,也不一樣。”
林曦想了想道:“基建板塊主要承接公共工程,而地産板塊更重在市場化運營。”
“林大助理總結精闢,言之有物。”謝墨白隨口開了句玩笑,但也是肯定了林曦的看法。
“你大概也看出來了。公共工程建設,首重質量。當然,我不是說房産建設不需要重視質量。但基建板塊的業務環節,其實更加簡單。承接、建設、交付。粗略劃分,就是這三個環節。”
林曦根據他對集團運營的瞭解,插口道:“很多時候,爭取承接專案,協調各方關系,都是由總部代為出面。”
她帶著詢問的口吻:“或許 ,這也導致了,基建板塊對總部的依存度更大?”
謝墨白點點頭:“所以,基建板塊要做的,就是高校快速、保質保量地完成建設。潘玉榮有大把的精力,專注於工程建設的業務上。”
謝墨白的話,林曦非常贊同。就比如說前段時間,基建板塊想要承接武城東站的建設專案,便提前準備好了各項材料,報給總部,再由總部出面爭取。
謝墨白繼續為林曦解惑道:“但地産板塊則複雜得多。拿地、建設、銷售。特別是在銷售環節,需要面向市場。”
林曦萬分贊同道:“萬總要操心的環節,確實比潘總更多。”
謝墨白看得很清醒,“萬寧對於工程建設環節的掌控力度,不如潘玉榮,但也夠用了。”
“再加上,他是董事長身邊出來的人,擅長協調集團內外、方方面面的關系。讓他管著地産板塊,也算是合適。”
林曦聞言,便明白了謝墨白的態度。他並沒有要問責萬寧的意思,後者的地位仍然穩如磐石。如此,林曦便明白,在後續工作中,該以何種態度對待萬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