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曦和潘玉榮兜了好一會兒圈子,顯示表示謝墨白願意給資源,再關系基建板塊能不能接得住,人手夠不夠,原材料供應是否穩定。這才水到渠成地提醒,工業板塊遲早還會打冶金、建材的主意。到時候,基建板塊將直接受到影響。
潘玉榮深思片刻,看著林曦道,“我很贊同小謝總的觀點,集t團是一個整體任何佈局決策,要為大局服務。保留兩家子公司,有利於維持集團整體供應鏈的穩定,這在之前的會上,早有定論。”
林曦淡淡一笑,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才開口:“道理當然是對的,但小謝總做事,一向公允。既要照顧考慮到基建和地産板塊,也不會故意打壓工業板塊。”
她身體微微前傾,壓低聲音道:“更何況,此一時彼一時了啊……”
潘玉榮城府頗深,自然不會在面上,流露出什麼明顯的端倪。但是,他已經心思急轉,注意力完全被提了起來。
只聽見林曦繼續道,“現在,海外晶片市場即將被開啟。到時候,進來的海量訂單,可都是真金白銀。工業板塊的産能不足,這是事實。屆時,要不要增加産能?如果增産,錢從哪裡來?”
她意味深長地道,“這次也是鄧總太過急躁。小謝總剛剛接掌集團,對各項事務還不熟悉,鄧總就要強推重大議題。小謝總為人謹慎,於情於理,都不便於答應。”
潘玉榮聽林曦直言鄧一峰做事急躁。他依然是絕不隨便評價同僚的過失,但卻對上司大家稱贊道:“小謝總人雖然年輕,但卻難得沉穩周全。有這樣的總裁,是集團的福氣,也是我們的福氣。”
他心裡卻想,當時小謝總立足未穩,郭董和鄧一峰,就想壓他一頭。小謝總當然不可能任由他們隨心所欲。
林曦接著他的話,繼續道:“小謝總確實為人謹慎,但他的原則只有一個,就是以集團的利益為優先。”她話音一轉,“無論是以前保留兩家子公司,還是以後可能出售兩家子公司。”
林曦聲音不高,潘玉榮卻是心中驀的一沉。站在基建板塊的立場上,自然是不願意出售兩家子公司的。
林曦輕描淡寫地道:“時移世易,變化亦矣。小謝總的決定,也會隨著集團利益的變化而變化。”
她著笑意道,“畢竟,工業板塊是冶金和建材兩家的上級母公司。如果鄧總能夠轉變思路,找出充分的理由,做好研究論證。只要是利大於弊,他再私下和小謝總提前溝通彙報,事情說不定,又是另外一番局面。”
潘玉榮心中快速思考,林曦所言不是沒有道理。小謝總立足未穩之時,自然不願意被鄧一峰和郭正牽著鼻子走,被人逼著出售兩家子公司。
<101nove.eo之位,見到工業板塊的業績節節攀升,急需擴大産能。到時候,立場未必不會發生變化。
這個時候,就顯示出資訊資源的優勢。誰手中掌握的資訊多、掌握的資訊全面,誰就在決策和博弈的時,佔據優勢。
國昌冶金掌握多項獨家技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謝墨白無論如何,都不會出售這家子公司。而且,67號合金等新産品,即將推入市場,國昌冶金的業績必然隨之上行。
這些情況,謝墨白瞭然於心。而鄧一峰,就知道得不甚全面。潘玉榮對此,更是沒有概念。
所以即便以郭正的心機深沉、鄧一峰的資歷深厚、潘玉榮的心思細膩,他們哪怕多加考慮,也難免被套進圈裡。
此時,潘玉榮便覺得,如林曦所說,謝墨白之前反對出售兩家子公司,以後卻未必不會支援?而後者,對基建板塊來說,並非好事。
但潘玉榮何其老辣,不會輕易跟著林曦的思路和節奏走。他現在再想兩件事。
一是,如果真的出現林曦所說的情況,他要怎麼做,才最符合基建板塊的利益?看來他要找萬寧談一談。在這個問題上,兩個板塊的立場相同,擁有共同的利益。
二是,林曦為什麼要對他說這些話?她的目的是什麼?
不過林曦並沒有讓他等太久。她笑著道,“當然,出售不出售的,這些都是後話。最終還要看工業板塊和鄧總的表現。工業板塊要是不缺資金了,總部也不會多事。暫時,小謝總還是準備,先把建材冶金的業績提上去。”
看來林曦還是想要在智慧化升級改造方案上爭取自己的支援,潘玉榮心中想到。
她說了這麼一番話。無形之中,將智慧化升級,和基建板塊的利益捆綁起來。
如果國昌建材在進行智慧化升級之後,業績變好,集團自然會將它保留下來。按照這個邏輯,自己支援智慧化升級,是為了維護基建板塊的利益。談不上什麼人情不人情的。
潘玉榮面上不露聲色,口中道:“現在支援建材進行智慧化升級,將來如果他們依然被賣掉了,那麼全部投入,不是白白損失了嗎?”
林曦笑著解釋道:“怎麼會損失呢?這些投入,也會體現在建材的估值上面。何況,先把業績提上去,總歸是好的。有了業績,將來無論是保留,還是出售,都進可攻退可守。”
她話音一轉道:“就我個人而言,是不贊成出售兩家子公司的。基建板塊這些年業績節節攀升,留著兩家子公司,相當於多一層保障,難道不好嗎?”
林曦微垂目光道:“工業板塊在集團內部,已經夠強勢了,總不能還想要把好處佔盡吧。各個板塊之間,終究要有所均衡。”
她見潘玉榮若有所思,但他始終不發一言。林曦暗道,這真是個老狐貍。她把話挑明道:“鄧總為了兩家子公司的事情,鬧騰來,鬧騰去。終究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