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榮眼神一亮,連忙道:“這個放心,我們早就開始準備了,一切穩妥。”基建板塊有意參與武城東站的專案建設,他特意把工作思路彙報給了謝墨白,也是為了尋求總部的支援。
林曦著便是給他回話兒了,既是提醒他提前準備,又是告訴他,基建板塊的事情,謝墨白是上心的,是願意給資源的。
林曦笑道,“我就說,潘總做事,心中早有成算,我也不過是多句嘴。”
她又說:“潘總的工作作風務實紮實,小謝總都是贊不絕口的,所以……”林曦看著潘玉榮,慢慢道:“小謝總他想著,能者多勞。潘總還是要為集團,多承擔一些業務和擔子。”
潘玉榮心知,這次談話的戲肉來了。他笑呵呵地道,“我也是盡力而為,盡力而為。雖然能力有限,但只求不辜負總部的信任。”
二人已經你來我往,打了幾圈的太極。潘玉榮不比萬寧。這些客套,實則也是談工作的必須環節。林曦先點出了謝墨白對潘玉榮的看中,接著又給了他一個近在眼前的甜頭。
她不疾不徐地道:“潘總真是太謙虛。這些年,基建板塊的業務體量漲勢迅猛。小謝總也早有規劃,說了好幾次,未來幾年,是基建板塊發展的大好時機。只要抓住了機會,那就是乘風而起,扶搖直上。”
林曦話鋒一轉,“小謝總那邊唯一的擔心是,基建板塊的人手和原材料供應跟不上。”
她的語速放著很慢,顯得極有分量,“畢竟工程一旦攬回來,就得好好做,保質保量。不然可就砸了咱們國昌和謝家的臉面。”
潘玉榮也提起了精神,他不再泛泛地口頭保障,而是展開細說。“板塊會同二級子公司的人力部門,已經已經在預測未來幾年的崗位空缺。也已經開足馬力,進行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員工招聘,並且也會同步做好技能培訓。”
林曦點點頭道:“現在就開始啟動這些工作,正是時候。咱們都知道,哪怕人招進來了,也不是立即就能用,就好用。總要再培訓磨合。”
“新人變老人,生手變熟手。這個過程和時間,無論如何是省不下來的。如果事到臨頭,那可就來不及了。”
潘玉榮對板塊內部大大小小的各項事務,瞭然於心。他和林曦道,“我們目前採取的方法,是結合工程專案的推進情況,一邊把原來的專案組拆分,一邊再補充進新的人手。”
“以老帶新,循序漸進。一兩個工程專案做下來,隊伍也拉起來了,人也培養出來了。一個專案組的人手,就擴充成了兩個專案組的人手。”
“潘總想的周全,小謝總這下可就放心了。不過……”林曦接著提要求道,“反正都是要招人。還請基建板塊優先考慮,接納集團內部的轉崗員工。”
這一點,在研究國昌建材智慧化升級改造方案的時候,總裁辦牽頭,已經提前和基建板塊對接過,基本上已經達成一致。林曦現在,不過是在提醒確定一下。
這事情對於基建板塊來說,是惠而不廢。畢竟,他們確實有用人缺口,需要進人。從哪裡用工,不是用呢?集團內部的員工轉崗過來,還知根知底,更加穩妥些呢。
更何況,之前也已經談好,轉崗的前期工作,比如和員工協調、動員、重新選崗分配,等等一系列繁雜事務,都由國昌建材自行處理。他們基建板塊只需要提供用工崗位名單,然後等著接收人手,做好技能培訓即可。
潘玉榮也不廢話,很爽快地答應下來。“只要是為集團分憂解難,我們基建板塊,不怕多做點事情。”
林曦真心實意地道:“潘總這思想覺悟,值得我們學習啊。”她接著繼續關心地問:“原材料供應方面,也不成問題吧?”
潘玉榮自信地道:“我們基建板塊,與多家供貨商合作。何況,還有相當一部分,來源於自家集團的子公司,貨源和質量都有保障。”
林曦見火候已到,這才露出憂慮之色,“但是工業板,塊一直想要出售冶金建材兩家子公司。如果此事成真……”
潘玉榮有些意外地道:“上次鄧一峰的提議,不是已經被小謝總否決了嗎?他後來也偃旗息鼓了。”
林曦笑了笑說:“潘總您比我資歷更深,那鄧總是什麼脾氣,您也應該清楚。他有那麼容易善罷甘休嗎?”
潘玉榮不以為意地道:“但是小謝總不同意,老鄧他就是有想法也白搭。前車之鑒不遠,他們最近不是沒有再鬧騰了嗎?”
之前小謝總立足未穩,工業板塊猝然發難,都沒能達成所願。那次總裁辦公會上,集團的各部門各板塊被迫站隊。可是即便如此,大部分人也不敢公然站在小謝總的對立面上。
以下克上這種事情,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現在,小謝總為集團屢屢作出貢獻,人心向背更是明顯。鄧一峰和他背後的郭董又不是傻子,怎麼會在這個時候繼續生事。所以,潘玉榮並不擔心建材被出售。
林曦卻反駁道:“別的不說,最近建材那邊,想要進行智慧化升級改造。這可是讓建材提高業績的好事。鄧總就死活不同意。以小見大,他還是打著,要將兩家子公司出售的主意。”
她瞧著潘玉榮的神色,繼續說:“當然也可以理解。工業板塊有好幾家家子公司,近些年的業績都相當亮眼。鄧總那邊就等著,把資金從冶金、建材抽出來,然後投入到工業板塊的其他子公司。”
林曦一針見血地道:“只要這個需求沒有變,工業板塊遲早還是會大兩家子公司主意的。“
潘玉榮摸起茶杯,又喝了兩口,也是借機整理整理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