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化解 遇到刁難不要怕
郭正毫不客氣地質問辛策。醉翁之意不在酒。
林曦見辛策在高壓之下, 一時語塞,便主動接過話題。郭正直接冷目而視。
與會其他眾人,也曉得其中厲害。這看上去, 是郭正批評明光的業務, 實則卻是沖著小謝總去的。此時,誰敢出頭,少不了要承受郭正的怒火。
林曦定了定心神。既然郭正和其他集團總裁, 沒有呵斥,讓她閉嘴,林曦就平平靜靜地繼續彙報。
“工業板塊, 講究的是長遠觀念, 不斷地更新提升技術,保持長久競爭力,進行穩定長期經營。”
她準確而犀利地,點出兩種經營觀唸的區別:“可是,明光是投資公司,只是在進行一筆相對短期的投資。”
林曦淡定從容地反駁道:“被投資的品牌,是否具有長期競爭t力,真的重要嗎?”
她自己笑著給出了答案:“至少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林曦毫不迴避郭正刺來的目光:“就算品牌的生命週期短暫, 也都不要緊。”
林曦有理有據地替辛策解圍:“只要能在它們的成長過程中, 分潤到足夠的利潤和回報。”她甚至頗為從容地反問道:“那就足夠了, 不是嗎?”
郭正面色陰沉不悅,目光冰冷,語氣不愉地道:“我忘了, 林助理也是a大經濟學院畢業的高材生,自然對投資非常瞭解。”
林曦只當聽不出郭正的諷刺,全當他是在誇獎自己, 謙遜地道:“郭董過獎了。只是做過幾年投行,略微有些瞭解。”
郭正冷哼一聲。這個林曦,還真會裝糊塗!
林曦沒有選擇和郭正繼續糾纏,或者辯論,卻轉而看向辛策,問道:“辛總,明光投資這兩年,在新消費領域的投資表現怎麼樣?”
辛策準確無誤地抓到了這根救命稻草。他心領神會,連忙道:“新消費領域,尤其是餐飲類,平均投資回報率達到30。”
“考慮到,未來兩年是關鍵發展時期,不少品牌都會進行上市,市場估值必然會得到一個飛躍提升。到時候,我們的投資回報率,還會進一步提高。”
林曦放心了。
投資這個領域,簡直是既現實又殘酷。誰能帶著團隊大賺特賺,那就能發紅發紫。而誰如果業績表現不佳,哪怕眼光再卓越,也難免被中途換將。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基金管理者、投資者,明明判斷某個公司具有發展前景,但仍然選擇及時止損或者落袋為安。
業績!業績!還是業績!
沒有業績,他們根本撐不到自己判斷得到驗證的那一天。
明光投資的業績,就是最大的底氣。
林曦笑著和各位領導道:“我記得,工業板塊利潤率最高的子公司,是國昌機電,達到了21。”
她話說得柔和,給了郭正個臺階:“當然,明光和機電,兩家子公司領域不同,規模也不相同。不過,明光投資能有這樣的業績,也算不錯了。”
謝墨白此時才開口,對著辛策平淡地發話:“未來兩年,新消費板塊平均利潤率要達到35。能不能做到?”
辛策也知道,這個時候絕不能給謝墨白跌面子。何況品牌上市後,估值會迎來一段時期的上漲。
於是,他立馬接下任務,保證道:“好的,小謝總。明光上下一定努力達到集團的要求。”
於是,這件事情就這麼翻篇,例會繼續。
林曦陪著謝墨白回到總裁辦公室,溝通完公務後,立即就要告辭離開。
而謝墨白見她這番舉動,明顯要保持距離,不免有些心煩意亂。他剋制著情緒,一下一下撫摸著左手腕上的串珠。
林曦本來已經打算轉身走人,見狀,以為謝墨白在為郭正的指責煩惱。
她輕聲道:“投資和實體行業的經營思維不同。就我個人看來,明光的投資策略並沒有問題。”
其實,她以前就和謝墨白有過討論。而且明光併入國昌之後,謝墨白也讓林曦,多替他分擔處理明光的事務。因此,她對明光的主要投資方向、佈局和理念是很熟悉的。
謝墨白看著林曦,一時並未作聲,不知在沉思些什麼。
林曦以為,他還在因為剛才會上的事情煩心,向謝墨白走近了幾步,柔聲道,“我們並不需要長久的經營這些品牌。公司投入了資金,幫助他們成長壯大,也從中獲取了回報。”
“小謝總,我記得您以前說過。我們幫著果園的主人,給樹苗澆水灌溉,看著他抽枝成長掛果。最後,我們摘取一部分果實,帶著收獲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