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時,林曦又一次參與其中了。而且還能夠組建一個專案組進行獨立的研究。她終究還是參與到這項工作裡面進來,從這點上看,又不能說好。
但無論如何,謝董決定一下,自然沒有其他人置喙的餘地。眾人都按照安排,開始推進工作。
謝董直接叫走了張揚,他還要跟張揚進行一些溝通,關於明光併入集團,以及謝墨白的一些安排等,都需要與這個總助配合。例如,提前往外放風,試探各方面的意見。
程東對於市場研判的工作,還是很得心應手的。接下來一段時間,他高效率地帶著團隊把事情處理完。最後,還有心情打電話給市場部總監馮騰。
馮騰跟程東一直合作密切。更重要的一點是,他是程東的師兄,一見來電也不廢話,直接說:“你是打想打聽林曦那邊的進度吧?”
程東索性問道:林曦團隊,師兄你安排的哪些人員過去?”就是想要側面瞭解一下成員實力如何。
馮騰也沒繞圈子說:“和你那邊的差距不大。”
他停了一下,解釋道,“有張揚盯著,我也不好做大動作。分配到你們專案組的,都更加有經驗。但是林曦組的,也不太差。總體來說,勉強是半斤八兩。”
馮騰又說:“都到了這個時候,你小子該不會是想找我……”
程東打斷道:“師兄我又不傻!做這樣的手腳,還怕張揚捏不住我的把柄?他和林曦可正盯著呢。”
馮騰略有猶豫問道:“你確定,林曦有意要和你爭總助?而且,張揚也願意推她上去?”
程東不太確定說:“我估計他們……這還是保二爭一。這一任總助能爭就爭。但以後……林曦對總助的位置,肯定是有興趣的。”
有句話叫做寧做雞頭不做鳳尾。要是不奔著國昌總助的位置去,林曦為什麼從華榮跳來國昌?就為了做一個普通助理嗎?還不是看中了國昌的上升渠道。
程東正思考間,馮騰又說:“兄弟,t總助之位近在眼前,當然不能不爭。但是,也沒必要搞得太難看。”
他終究比程東多幾年經驗,想得更周全,看得更遠:“想想你的年紀,再想想林曦的年紀。”
林曦比張揚小了快14歲,比程東小了八、九歲。
有時候年紀小既是劣勢又是優勢。
劣勢是說,年紀輕難免經驗不足,優勢就是,年紀輕自然有更多的成長空間。
程東聞言,問師兄:“你對林曦怎麼評價?”這就是再次側面打聽林曦這次的表現了。
馮騰猶豫一下,還是跟程東透露了些內幕,“具體的內容,我不能和你說。這是規矩,你懂的。但我只能說林曦確實有兩把刷子。她做的東西很有新意,不乏亮點。”
馮騰此時勸慰道,“兄弟你只管放開手,該爭就爭。只要是良性競爭,集團內部也是允許鼓勵的。但也沒必要壓力太大。”
他分析道:“贏了,就是集團總助,自然是好。”作為同門師兄,馮騰當然願意程東能夠接任總助。
但他想的也比較全面,又說:“就算就算沒贏,也可以考慮到市場部來幫我。這樣也不差。”
程東的專業能力是過硬的,而且又是自己人。馮騰是新提上來的市場總監,他當然也希望有一個知根知底的人來幫忙。
程東若有所思,馮騰接著道,“所以,你這叫進可攻退可守。”
這話極大地打動了程東,他說:“好的,我知道了,謝謝師兄指點。我估計這件事情不會拖得太久。”
這話的意思,總助人選懸而不絕的情況,不會為時太久。
而且,程東真心謝道:“師兄的提醒,我知道了。我雖然不喜歡林曦,但是也是公事對公事,不至於搞些私下的小動作。”
馮騰放心了:“這就對了!我就怕你這性子想不開。”張揚不好糊弄,謝董更是明察秋毫。
他分析利害:“你想想林曦的年紀。她就算現在不做總助,再過幾年呢?張揚做了4年總助。就算兄弟你能接任,又準備做幾年?4年、5年,頂天了6年。終究不能一輩子呆在總裁辦的。”
馮騰推心置腹道:“到時候你一轉任,誰來接替?林曦照樣有機會。再過幾年的林曦,和現在可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兄弟,做人要往遠了看,不要給以後的路上埋雷。”
第二天,便是深入研判結果彙報會。
議程安排由程東先彙報。這也正常,論排名、論資歷、論經驗,程東都在林曦前面。自然要由他先彙報。
這樣,程東就佔了先手。
因為做的是相同主題的調研,如果內容都讓程東說完了,林曦還有什麼可彙報的?到時候,只能是拾人牙慧了。
林曦同樣無奈,但這是現實。
她早就預計到,會是這樣的安排。於是,也沒怎麼影響心態。只是專心致志地聽程東的彙報,並不時做筆記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