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對,說到高考,還有一個人也參加了第二屆高考。
那就是馮招娣。
馮招娣自打回城之後,就意識到了一件事,那就是知識的重要性。
別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她要是沒一點文化,都不成。要是沒文化,在鄉下甚至還比城裡好呢,起碼在鄉下還能種地呢,在城裡連地都沒得種。
馮招娣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她去上了赤腳醫生班,拿了個赤腳醫生證,下鄉了也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每日勞作,而是美滋滋的在自己的醫療室當自己的赤腳醫生。掙的公分還比別人高。
馮招娣每想起這個事兒都要感慨一句,知識的重要性。
所以在鄉下插隊的這七年,她也一點沒閑著,自己悄悄的自學完了高中知識。
她原本知識想閑著也是閑著,沒事學學唄,沒想到“咔嚓”一下,上面宣佈恢複高考了。
馮招娣也想去報名來著,但剛恢複高考的時候,報紙和廣播上通知都說的是有高中畢業證的人才有資格參加高考。
一直到第一屆高考結束,馮招娣才知道其實第一屆報名的人裡面,有很多是沒有拿到高中畢業證的人,而且這裡面也不乏有考上的人。
就這麼著,第二次高考報名開始之後,馮招娣就大膽的去報名了。
文綺和蘇靜怡知道這事兒後,都表示了支援。
文綺把自己用過的複習資料全都給馮招娣拿過去了,蘇靜怡把自己整理的知識點也給捎過去了。
馮招娣也很努力。
考試前的最後兩個月,她基本上是沒日沒夜的專心苦讀。
最後她是擦著線拿到了北城中醫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雖然是擦著線考上的,但能有這個成績,馮招娣也相當的滿意了。
為了慶祝自己上大學,她特意去給自己改了個名字。
什麼狗屁馮招娣。
她才不要叫馮招娣呢,招個屁的弟。
馮招娣興沖沖的去公安局改名字,上來就說要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馮絕弟,跟著她一塊去改名字的蘇靜怡和文綺眼睛都瞪大了。
蘇靜怡拉著馮招娣好一頓勸。
她能理解馮招娣的想法,但馮絕弟這名字不好聽,意思也不好,馮招娣沒必要揹著這個名字活著,她的人生應該是為自己而活,她的名字也應該是為了照耀自己的人生而存在的。
蘇靜怡的話馮招娣倒是聽進去了,馮招娣最後想了半天,別別扭扭的給自己起了個馮淩雲的名字。
代表她要上青天的淩雲志。
馮招娣說這個名字的時候,還有點害羞,倒是文綺和蘇靜怡一直在邊上說這名字起的好,合適。
公安局辦事效率高,很快的,戶口本上的名字就由馮招娣改成了馮淩雲。
有考上的,自然也有沒考上的。
比如魏亭彥。
其t實這幾年,白思思回大雜院的頻率倒是不怎麼高。她剛生孩子那陣回來的還挺勤的,但孫母和老孫頭都沒怎麼給她好臉,所以她後面回來的越來越少了。
到後面只有過年過節,或者跟魏亭彥吵架了,才會回大雜院。
不過文綺倒是沒少聽說白思思和魏亭彥的八卦。
聽說白思思生了孩子之後並不怎麼待見孩子,孩子最後被她婆婆抱走養著去了,都不讓白思思插手;聽說魏亭彥結婚之後並不老是,跟紡織廠好幾個女工的曖昧不清,白思思三天兩頭的跟魏亭彥吵架;聽說白思思打算給魏亭彥生二胎,但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懷不上孕:聽說……
這些八卦都是文綺從趙大媽那聽說的。
包括魏亭彥高考沒考上的事兒,也是趙大媽說的。
恢複高考以後,魏亭彥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考試了。
結果第一次沒考上,不光沒考上,滿分四百分的總分,魏亭彥只考了兩百分,距離錄取線差了好大一截呢。
成績出來之後,魏亭彥很是懷疑了一陣子,他覺得自己不可能會考這麼低的分,因為這個,他還跑到教育局去鬧了一通嗎,懷疑教育局的人把他的考試成績給換了。
事兒鬧得挺大,最後市長都關注了這件事,教育局迫於壓力,嚴格的調查了一通,發現魏亭彥成績一點問題都沒有,他確實就考了這麼低的分。
不過魏亭彥倒也沒有白鬧,因為他鬧事,教育局詳查的時候,確實發現了一起領導家孩子調換成績作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