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重建款項並非故意壓著不放,而是帝都糧倉平原郡大規模爆發蝗災。
蝗災雖不如地動兇險,卻同樣要人性命,待六月顆粒無收,才是真正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特授命光祿大夫於石為勘察使,截胡了撥往川西的賑災款項。
國庫大把銀兩撥下,地方官吏紛紛報災,奏摺堆積如山。
其中遼東知府崔顥上書,言明遼東連月大雨造成山洪災害,米比金貴,救災物資只有預防瘟疫的草藥到過幾批,若再無糧食充饑,倖存者也要活不成。
救災糧優先供應遼東,就算層層剋扣,也不至於一粒米也分不到百姓手上,這中間必有蹊蹺,燕寧決意調查此事。
禦駕親臨遼東。
沈府。
阮舒窈剛給老太君唸了幾遍沈慕時的平安信,還是半月前的那封。
遼東這邊傳回訊息,說是沈家護衛押送的幾車糧食在半道被劫,這些糧食是沈家重金購置,補給沈初冉與崔顥的。
怕出意外運糧車隊掛著沈家旗幟,哪怕是這樣,還有人敢劫。
雲州城米加騰貴,女眷們變賣首飾又購置了兩車陳米,若這一批無法順利送到遼東,只會是兩頭耗空。
阮舒窈提議由她去送,老太君眉頭一皺,訓了她一句:“胡鬧。”
“祖母聽我細說,若覺得毫無道理再罵也不遲。”她目色堅定,看了屋外擎天鵬一眼,娓娓道:“昨日皇子殿下啟程遼東,若我們路上快些,一兩日便可追上他們,殿下識得我,跟隨皇子車攆,還怕有人劫道?”
不等老太君反應,她繼續說:“天鵬的能力諸位有目共睹,他隨身保護我,必是萬無一失。”
如此表述,眼下便只有這一個法子最好,尋常人尾隨皇子車攆容易被殺頭,她去了估計要被供起來。再是那巨人擎天鵬,遠遠看一眼都駭人,偏只聽她一人的話,天天守著跟著。
又添了幾句,老太君終是同意這個法子,由沈家二小姐帶著兩車糧食運往遼東。
這個決定在去歲她入府時,是做夢也無人想到的,明明她看著最嬌,說的話卻是越來越有分量。
既然決定去遼東,區區兩車糧無疑是千裡送鴻毛,她吩咐管家去寺輔街敲鑼,說是沈家四個時辰後出發遼東送糧,有搭夥的自己組建糧隊,提前半個時辰到沈府集合,過時不候。
她讓擎天鵬隨在管家身邊,可靠度大大增加。
災情蔓延,送糧這條路十分兇險,沈家透露,本次送糧可以跟隨皇子車攆,無論是贈好友、關照親戚,平民官吏皆可參與。
不多時沈府門口擠滿了人,馬匹、糧食、信件。
普通人家早已斷了家書,抹著眼淚在沈府門口,求幫忙送信到遼東,糧食能送到,信自然也能送到,只是送這小小一封書信的意義並不大,又不是從遼東帶家書回來。
於是明碼標價,送一封信需納捐一擔糧食,相當於一百斤,這封信標價是貴,貴在物有所值,但凡收信人活著,還能額外得到不少於十斤的糧食,返程時可攜上回信一封,陸陸續續信夾子堆了大半車,運糧隊伍一下子拉長數十倍,並且還在增加。
距離出發只剩最後半個時辰,阮舒窈這邊皆已收拾妥帖。
她自己備了兩輛車,天鵬牽馬,瞑野駕車,另一輛衍神獨享。
至於為什麼讓瞎子駕車,是因為有天鵬牽馬。
她想著有這三人護在身邊,就算不跟皇子車攆,大概也能平安到達遼東。
一時想得出神,面前竟出現燕寧的身影,她揉了揉眼睛,正要伸手去摸。
燕寧一把拉近她:“聽說你要追我到遼東?”
皇子車攆分明已經出發,他為什麼還在這兒?
阮舒窈木然一霎,反應過來,皇子是要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他讓皇攆先行是為了造勢,置身局勢之外,才能看清事件本貌。
“我該出發了。”
事已至此,即便皇子不去遼東,她阮舒窈還是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