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看得比較開
她說:“夫人在這家中根基薄弱,在於膝下沒有兒子,而其他姨娘又不敬重夫人,導致夫人孤立無援。夫人就沒有想過,與其讓別人生下兒子,還不如讓自己人生下兒子,到時候養在膝下,就是夫人的兒子。”
田慈微微皺眉,“自己人?”
她的提議是讓田慈主動給陳老闆納妾,等妾室生下兒子,便可養在身邊。將來能有嫡子最好,沒有也能有養子傍身。
田慈頗是失望,還以為她真有什麼好法子。
“說來說去,還不是得養別人的兒子?這有什麼……”
“眼下夫人沒有兒子是最大的問題,也無法在陳家立足。而陳家需要兒子,這個兒子,是誰來生,都不重要,夫人懂嗎?只要夫人有兒子,在這家裡就有底氣。這個兒子,不論是夫人所生還是別人所生,一旦養在夫人膝下,那就是夫人的兒子。”
她還給舉了個例子,說在京城時,認識戶人家,那人家的女主人因未能生養,就抱了通房所生的庶子,當作親子來撫養。後來男主人逝去,那主母因為有庶子傍身,不單避免被趕走,還保住了家業。
她讓田慈目光放長遠,不要執著於當下的一些小事。“容我鬥膽說一句,如果家裡出了意外,誰能護住夫人?世事無常,等夫人老去,身邊沒有兒子,女兒們又嫁走,等到那時,夫人在陳家哪還有立足之地?”
頓了頓,她繼續說道:“有了兒子,夫人可以一邊養著,一邊調養身子再生,將來能添嫡子是最好不過的,沒則夫人也有了底氣。就當是為了姐兒們!姐兒沒有兄弟,在家中不受看重,日後出嫁也沒人撐腰,不知會有多辛酸。”
這最後一句,讓田慈有所動搖了。
床榻上的小女孩睡得迷糊,說著夢話在喊娘。
田慈心下一軟,握住女兒的小手,陷入深深的沉思中,兩眼放空,整個人一動不動。
“我知道夫人和老爺是少年夫妻,心裡過不去那道坎。我是過來人,知道世上沒有不變心的男人。你心裡就他一人,他的心卻不知要分給多少人?我沒被休時,也覺得我們夫妻感情深厚,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我勸夫人,不妨心硬些,權當是為了女兒。”
等離開陳家時,已是夜幕四合。
她怎麼來的,就怎麼回去。
田慈到現在還沒緩過神來,許是多少被震撼到了。
旁人估計都是勸田慈去看哪裡的婦科聖手,又或者是去尋生子偏方。
只有她,會勸田慈養別人的孩子。
她就看得比較開,當初在生下東泓沒多久,馮義觀身邊伺候的丫鬟就有了身孕。
那時她嫁過來也才幾年,說不介意是假的,何況她也知道馮義觀待那丫鬟有幾分情意的,只是礙於她,遲遲沒敢提出抬為姨娘。
可再介意又怎樣,人人都覺得這是件小事,能容得下就容,容不下就尋了法子趕出門去,任誰也不敢說什麼的。
她看在那丫鬟老實本分,也不求什麼,也是知道馮義觀不是個專情的,不納這丫鬟,也遲早會另納別人,就把那丫鬟抬了做姨娘。
誰知那丫鬟命薄,生時難産,留下一女後就撒手人寰。
留下的女兒,就是敘園,她看著可憐,馮家又不重女兒,索性養在自己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