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生和壞學生總是像兩條被強行擰在一起的線條,並不會錯落有致,也不界限分明。
交錯著,分不清彼此。
往往好壞學生的標籤,總是從某一次考試,某一次違法校規校紀,某一次獲獎,甚至某一次問候而得到標榜。
赫拉克利特曾經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對於這樣迥然相反的無奈,林濤無以應答。
或許。
在諸多的人看來,好學生便是好學生,壞學生便是壞學生,而這樣的標籤並不會隨著河流裡流水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或許下一次張衛東在課間操發言的時候,應該這樣告訴他。
“人一生只能踏進同一條河流,決不有二。”
而關於一場好學生和壞學生的辯論,就是在這樣的爭辯中開始的。
作為始作俑者。
林濤這一次並沒有退居幕後,而是站在了風口浪尖上向6中的教務處發出了這樣的質問。
“是不是成績好就是好學生,成績不好就是壞學生?”
對於6中教務處或者說張衛東而言,這樣的舉動無異於一種挑釁,而對於6中的學生而言,卻更像是一場風暴。
一場無關於風花雪月。
只是有關於大膽和勇氣,還有青春的張揚。
以及在期末考前壓抑的氣氛裡奮力向前卻又無可發洩,像是陡然找到一個出口吶喊和宣洩的風暴。
而在6中的年級辦公室裡早就已經圍繞著林濤這個學生炒作了一團。
趙洪貴和朱強卻同時啞口無言,兩人都沒有說話,只是擰起耳朵靜靜地聽著。
作為林濤的兩任班主任。
他跟趙洪貴和朱強之間都發生過沖突甚至是難以和解的矛盾,但是不管是朱強還是趙洪貴,都並不認為適合把壞學生的標籤貼在林濤身上。
這無關於成績。
而是一種理性的判斷。
張衛東這一次拿林濤開刀,事實上多半是存了一些個人情感在裡面,只是這樣做究竟能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兩人都不置可否,以他們對林濤的瞭解,這一次不弄個天翻地覆恐怕是不會收場的。
這不僅僅是他們,也是6中整個高二年級組文科班的班主任從來都沒有遇見過的情況。
誠然。
古語有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或許林濤隱隱會印證這句話也不一定。
“朱老師,林濤是你班上的學生,張衛東這一次這麼做是有些過分了。”
“我看也是,不過林濤這種學生誰碰到誰頭疼,純粹就是一惹禍精,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你們數數,打架鬥毆,早戀,頂撞老師,沒有一件不是他沒幹過的。
這是擱現在這個社會,要是以前,棍子不打斷幾根就是輕的了。不過你們還別說,這種學生的潛力大,只要好好學,就沒有一個學不好的。
我記得上次期中考試,林濤語數外是全年級第一名吧,如果把政史地三門課拉起來,搞不好總分全年級都能排進前三。”
“我倒不是很贊同,這學生成績好不好是其次,首先要德行好,就林濤這種學生,別說語數外全年級第一,就是總分全年級第一我也不要,一粒老鼠屎搞壞一鍋粥。
我聽說朱老師班上的那個田偉,還有那個成績不錯的學生叫什麼來著,蔡哲華和唐潔是吧,這一次都被鼓動起來了。
我看教務處這一次弄不好就是給自己找了個麻煩,這個年紀的學生衝動得很,兩句話說不到一起就要動手。”
“汪老師你這話說嚴重了,嚴重了,他們再厲害畢竟還是個孩子,要真跟教務處鬧起來也沒好處。”
話音落下。
辦公室裡頓時就安靜了下來。
只剩下幾個年紀稍大的老師喝茶吐葉子的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