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這麼多年貧嘴的脾氣沒改,也好,我也不耽誤你時間了,就說兩句話。
一句是開卷中始見驚奇,一句是行文中屢見國人情懷。是一本極好的書,這個林濤雖然是個中學生,我看吶比你小子強。
好了,去吧,馬上跟林濤聯絡,我們《東江文學》要跟他簽下這本書,具體的合作方式跟他談清楚,東東啊,有時候一部好作品的影響力不一定是要用錢來衡量的,你可以讓一步。”
王東東吊著點了點頭,但是沒有說話。
江燕最後一句話的意思他自然是聽明白了,只是這樣真的可能嗎?
王東東絕對不會告訴江燕自己心裡的答案。
對於這位亦師亦友的朋友和導師,王東東其實一直心懷內疚,但是人生很多時候都有無奈之處。
選擇了便要有所捨棄。
無關於對錯。
只是一個選擇而已。
只是令王東東感到吃驚和詫異的是。
江燕竟然會對林濤的稿子給出這麼高的評價。
第一句“開卷中始見驚奇”還算不得什麼,以他的閱歷和功底,林濤的這部作品的確稱得上是令人驚奇萬分。
至少在目前的國內市場上,還是極少甚至根本就看不到這樣立意的作品。
但是第二句“行文中屢見國人情懷”可就不簡單了。
這無異於把林濤這本稿子提到了一個極高的層次,不再是一個稿子本身,而是具有了某些情懷。
而往往具有情懷的作品都是一些極具寫作實力也不欠缺知名度的作家才會具有的筆力。
林濤真的行嗎?
王東東甚至有些不可思議起來。
他怎麼覺得彷彿剛才力挺林濤的不是他而是變成了江燕。
在交給江燕審稿之前,他自己已經看過這本手稿。
而且不止一次。
他預料了林濤的處女座可能會寫散文。
會寫雜談。
甚至會寫詩歌。
但是作為一個資深的雜誌編輯,他很難相信林濤筆下的作品裡構建的形象竟然會是一隻貓。
或者說,是一頭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