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聲:
在現實裡,漸行漸遠。我知道,她正離我而去……
小時候,我好奇月亮為什麼總是跟隨著自己。為什麼任何時候看鏡子裡的自己,他也剛好盯著自己看。我試圖從漆黑的瞳孔裡看見深藏的靈魂。
人的出現有何意義?成為鏡子?可這鏡子卻看到了自己!為了讓鏡子有存在下去的勇氣,就産生了愛……
記憶裡,江依真總在不遠不近的地方,等待著,生活著。
任何跟她有關的東西,任何關於她的事情,都成為了她的符號。看到她家鄉的新聞,看到信,看到跟她姓名相同的一個字,看到中學生走過,看到所有的女孩子,看到任何憂傷。無時無刻不想到她,只要睜開眼睛,只要醒來。她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最後,世界成為了愛的複製品。
在回憶裡,回到未曾離開的過去。往事撲面而來,就像沸騰的灼熱夏日。父親送的日記本裡,曾是隱藏另一個世界的心靈小屋。那陽臺上可見的江橋山,是白天最好的風景,也是我所向往的方向;遠處的亮光,延續了白天的幻想;那小鎮往老家的溪壩之上,在三人自由的歡聲笑語裡,卻記得陽光透過桑葉的明亮綠意……
我努力在內心深處回想,生怕遺漏了一點一絲……
一點一點收集記憶的碎片,就如將完成的藝術品,靜靜等待最終被賦予生命……
如果故鄉和父母都只是偶然,人又是多麼的孤獨,又如何忍受一生?一個無法取代的地方消失了。大自然,也自然不複存在。
心靈不承父母,但養育恩重。
我心中的愛太多,就像眼前從未移動的青山,就像門前永遠流動的清水,就像頭頂漂過變幻的白雲,就像身後跟隨相伴的影子。怎能讓我片刻停止凝視呢?電影結束後的大廳,只有人出,沒有人進。心靈也是如此。如果只專心於自身,而忘記這個現實,它很快將喪失了各種生活能力,只剩下情感在生根發芽,以枝繁葉茂迎來了夏日。
如果註定是生命,我更向往成為一棵大樹,在夏季用陰涼來迎接你,用綠意盈然遮蔽起你的身影,用堅定支撐起你的依靠,用真正的愛注視你一生。
在記憶裡似乎有一位小女孩,一直影形不離。有時我充滿憐愛地望著她,有時我又充滿孤寂地望著她。她就像我自已。她轉身離去,又像奇跡般返回。是她嗎?然而她在相同時間,卻早一年出生。如果不是,她又去了哪裡?為何不見?看得見的小溪奔流而去,直到深沉的大海。不再離去。看不見的小溪,卻又以看不見的方式上升,返回。那個孩子一定像我,自己作出了選擇!我在淚光裡對自己承諾永遠不會拋棄。
黑暗是有生命的無知狀態,並不是死亡。沒有生命,就沒有永恆死亡嗎?就如沒有愛,就沒有不完美的遺憾。生命不是重複,不是物質迴圈。沒有記憶延續,心靈只有漂泊和歸去。
魔鬼和天使在一起。對現實過於認真,就是褻瀆……
我重新設想了一個情節,只需倒轉時間:一位記憶力非凡的大男孩,突然意識到丟失了夏日的熱情,就如無法記住夢的顏色。為了找回在愛之前的快樂感受,也為了回憶似乎夢見過的面容。於是他告別成熟,轉瞬間越過了時間之河,回到過去,卻在翠綠山下的上坡遇見了那位可愛女生,産生莫名的好感。他繼續逆著時間進入到高一炙熱夏日的暑假,看見一位跟女神留著相同雙辮子又同齡的小女孩,跟著蕭雯來到家裡。他感到似曾相識的熟悉和親切……
我在黑夜裡等待命運改變,似乎在天亮就會成為現實。命運如風,能否繞過過去?才能先於許麗若前見面。才能為程挽雲找到同學s而高興,不會有“背叛”,不會有練習失敗的沉重,才不會對愛情絕望。命運的風,請捎去我的領悟……
很久沒有見過她了。在夢裡,我們曾約定在夏季相見。我知道她已經來到身邊,卻不曾看見……就像風。
初一她走讀;而我高二搬到城關,仍住校……或許因為這樣,我在高一才還沒有遇見她……
愛是精神,無法結束,無法拋棄,只有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