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過了多久,段一林也許是太過於勞累,趴在辦公桌上睡著了。
“段隊,醒醒,屍檢結果出來了。”張霞用力搖了搖段一林的胳膊。
他揉了揉眼睛,伸了個懶腰,說到:“我怎麼昨天在局裡就睡著了,快,把屍檢報告拿來給我看看。”
死者為女性,年齡十八至二十五歲左右。死亡時間在10月12日淩晨2點左右,身上的無鈍器打擊痕跡,面部布滿刀劃痕跡,基本無法辨認相貌,腿部有拖拽傷,手臂靜脈處有一個針孔。經過屍體解剖,呼吸道有乙醚殘留,胃,心髒處,血液裡檢測到大量鹽酸利多卡因殘留。死因是注射大劑量鹽酸利多卡因,藥物中毒,引起長時間心髒驟停。
屍檢的結果印證了呆子的猜想。
“隊長,利多卡因是麻醉劑,醫院對這類處方藥有嚴格的管控,在藥店裡需要憑借醫生開據處方單購買。所以我們的調查方向要針對醫院和藥店。我認為兇手作案過程應該是先用乙醚麻暈被害人,再透過靜脈注射藥物的方法殺死他人,手法非常嫻熟。從現場勘察來看,未發現能提供被害人身份資訊的證據,證明兇手有故意隱藏被害人身份資訊的行為。對於作案動機:不像是搶劫殺人,但不能排出這種可能性,蓄意謀殺的可能性稍微大些。”呆子細看了屍檢報告後對段一林說。
段一林點了點頭,說:“呆子你說的和我想的差不多。這樣吧,成立專案組,此案命名為1012女屍案。首先派一些人到本市的藥店去調查,把所有開據鹽酸利多卡因的處方單一一核對。其他人和我一起去各大醫院調查。兵分兩路,馬上行動。”
整整一天時間,辦案人員幾乎走遍了濱州各大醫院、藥店,仍然沒有找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三個人開始有些躊躇,坐在車上沉思:是我們的調查方向出現了錯誤?兇手有通天的本領?難道在現場沒有留下一點蛛絲馬跡?
這一刻,辦案人員好像陷入了被動局面。
鈴鈴鈴――,段一林拿起了手機,看了看螢幕,激動的按下了接聽鍵:“喂,老王你那邊有線索了嗎?”
“一林,有重大發現,我們的人在觀察河東區南遠路垃圾集中點的監控錄影時,可能發現兇手了,你快來河東區派出所。”
“好的,馬上就到。”
段一林吩咐呆子立馬開車前往河東區派出所。
不一會兒,車輛抵達了目地的。
進入派出所後,幾個人看著眼前的監控錄影:地點位於和平路的垃圾站,一名瘦高個男子提著一個長長的手提袋,這個手提袋有點兒重,走起路來顯得有些踉蹌,隨之男子將手提袋丟進垃圾堆裡。
此時監控的時間定格在淩晨3點,正好與被害人遇害的時間僅僅過去了1小時。而且袋子的顏色,尺寸幾近相同。
王兵先開口道:“一林,我們已經根據沿路的監控錄影找到了他的住所,已經安排人下去對他進行抓捕。”
段一林點了點頭,眉頭微皺,嘴唇稍閉好像有點兒心事,但是沒有多說什麼。
張霞好像看出了段一林的心情,把呆子拉到一旁對悄悄的說:“呆子,你說段隊在思考什麼,難道這個男的不是兇手嗎?”
呆子微微一笑,故弄玄虛的回答:“如果我猜對了,以後麻煩請張小姐叫我大名劉思靜,別再叫我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