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見梓怡提的玫瑰艾糕新鮮沒吃過,便貪吃多吃了幾個,撐的捂著肚子只喊飽,飽嗝也是連著打了好幾個。
宋嫣兒年長一歲,還穩重些,雖然也是吃著新鮮好吃,倒是先讓梓怡把了脈,敘了些閑話,就著茶水慢慢吃。
王瑾捂著肚子躺在床上說:“梓怡姐姐,我吃撐了,下午怕是要活動活動消消食才好呢。”
梓怡把過王瑾的脈,說:“妹妹脈相是無礙的,就是應該多活動活動呢。”
王瑾看著外面的大好春光,高興的說:“擇日不如撞日,要不我們一起去放風箏吧!”
宋嫣兒也來了興致,說:“好是好,可是咱們哪裡有風箏呢。要是巴巴的去司物司去要,恐怕要不來不說,說不定還得撈上一頓冷嘲熱諷呢。”說著眉頭皺起來犯了難。
王瑾倚著梓怡身邊,說:“梓怡姐姐手巧,一定能做的來。”
梓怡笑著說:“做風箏到是不難,只需要些竹骨、針線和較為厚重的彩帛即可,這竹子門口就有,針線也現成,就是這彩帛殿裡可有?”
聽了這話,宋嫣兒和王瑾的臉色都有些衰敗,兩人入宮以來,只有加封儀式上司衣司給做的禮服和兩套宮衣,入得後宮沒有召幸,也沒有賞賜,衣服布匹都沒有。
宋嫣兒從櫃子底翻出一匹白絹,說,“這是我入宮的時候從家裡帶來的,本打算做個中衣褻褲用的,姐姐看看能用嗎?”
梓怡翻看一下,說:“料子做風箏是沒什麼問題,只是這太白了些,會不會有些不敬?”宮規規定,用白絹做裝飾是大不敬的。
王瑾聽了梓怡說能用,便喜上眉梢,說:“沒事沒事,咱們就在這永康殿院子裡放,外人看不見,再者咱們可以在風箏上寫字畫畫,便不是白絹了。”
幾個人說著就動起手來,梓怡做了尺寸樣子,宋嫣兒削竹子,王瑾裁絹,梓怡在絹子上寫了“錦繡年華”四個字,又畫了些花鳥,王瑾左看右看甚為滿意,三個人便拿著風箏到殿中院子放了起來。
三個人笑著鬧著,由於風不大,院子放著侷促,王瑾便說到院門口去放。
王瑾和梓怡一個拿著滾軸,一個舉著風箏飛跑,“飛起來了飛起來了”嘻嘻哈哈的笑聲如銀鈴在宮內回蕩。
貴妃杜淑珍正在後花園散步,聽著遠方傳來一些笑鬧聲,心中不快,想到皇上最近經常去盧曉思、秋香兒那裡,到自己這裡來的少了,心中愈發不滿。而聽到這年輕的笑聲,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喜燕,去看看,是誰在那裡吵鬧鼓譟!”杜貴妃說。
大宮女喜燕一抬頭,看見原處藍天上飛著的白風箏,正是從永康殿的上空,便說:“聽著像是永康殿,殿裡剛入住了宋禦女、王采女,想來是這兩位小主吧。”
杜貴妃輕蔑一笑:“還沒有承恩,不過是兩個黃毛丫頭,還真把自己當起主子來了。”杜貴妃又抬頭一看,天上竟然飛著一個白色的風箏,更是大怒:“兩個賤蹄子,放個白風箏,如挽幔白絹,這是要咒誰死呢!喜燕,咱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