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馬回頭望向他,如遭雷擊。
星球的表面向下沉積,物質開始不斷地向內部擠壓。在宇宙之中,存在著一種叫做褐矮星的星體。這種星體比木星這種氣態巨行星要重得多,但是比恆星要更輕,質量的平均線約是五十倍木星質量。它們的質量可以支援氘和鋰的核聚變,從而也能放射光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而在文明登上銀河的舞臺以後,現在的生物們知道就算是固態行星也可以放射光明。
只要它們被壓得夠緊。
曼妙的大陸和海洋只出現了很短的瞬間,在視界繼續向內積壓的時候,大地片片龜裂,海洋整個向地幔俯衝。在短暫時間內,岩漿運動積蓄的力量噴出了大地,火焰和著急起飛的飛船的光焰一起燒焦了地上的人群。灰燼隨著剎那的熱流一起,在天塌地陷中下沉。
大火的建築考慮了相當強的抵抗形變的能力,在傾塌中,甚至大致維持了自己的形狀,塔形的、長方形的、三角形的,映在了熱流的表面。但向內擠壓的力量已經不可阻擋了。這種框架式的形狀在轉瞬之間就徹底歪曲變形。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人們終於看到了在火海中還有另一種正在遭受毀滅的生命。
就連在丹宸號中等待的遙山幾微也感到了驚訝:
“我沒聽說過大火十三還有原生的物種。”
“你想錯了,這不是什麼進化來的東西。”
遙山幾微往後看,發現是李明都已經醒了。
他昏昏沉沉地走到他的身邊,凝望著毀滅的絕境:
“這些都是工具,是一種神經元架構的奈米機器。因為神經元架構,所以與尋常的奈米機器具有獨特的適應範疇。”
“奈米機器?這麼大的話,已經到了自然界生物的範疇了吧。”
“是的,所以人們把它們叫做不定型。”
李明都望著天空,聲調陌生得不像在這個世界裡。
他說:
“這都是我犯下的錯。”
引力已經越過了界限。
在原子被壓碎的時候,熱熔的原子核與原子核就開始互相合並。第一波的能量開始釋放了,一瞬間的明亮超過了太陽本身,像極了九億年前那場毀滅了大火的新星。
這些能量只有一部分被釋放到了視界外部。也就是這個時候,逃在視界邊緣的飛船已經無法抵抗大霹靂的力量,開始向下墜落,毀滅於物質簡併的洪流之中。而剩下的一部分則環繞在大火十三殘骸的四周,像是一層若有若無的煙霧。
這種環繞不是地球上那種溫順地、輕盈地飛旋,它是兩種力量的彼此鬥爭,它是在恐怖外界環境的中的瞬時迴旋。
等到物質被進一步地壓碎,大量質量被轉化為能量的時候,所有環繞的物質再次被噴射出去,推動了更為恢弘的爆炸。
從這燦爛之至的光焰中,無數像是泡沫一樣的星球幻影開始從熱流中湧現了。陽光照亮了大火星系的夜晚。
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沒人不知道這個影子到底是什麼了。
那就是簇的結晶。
在人類的歷史上,它與它的同類製造了數十個星簇。其中一個星簇摧毀了曾經的人類文明。
而他們現在看到的,甚至不是影子,而是影子的影子。
真正的影子,現在在視界的內部。
而視界現在已經不可思議之小。
“簇結晶真的需要這樣回收嗎?我們完全沒有抵抗,丹宸號也停在這裡,簇結晶我也看管眾人不準亂動了。只需要幾年就可以撤離,到時候,他們想要摧毀星球,還是直接下降取走都可以,何必……如此?就以殺死數十億人作為代價。”
就連遙山幾微也想不明白。人類回收部隊的作為。
“你應該多想想。”
誰知他身邊來自古代的李明都卻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