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部旋即開始了第二次預測總工程,並在外層空間佈設新的痕跡觀測儀器。
第二次預測出完整結果大概要一週。不過因為有第一次預測的底子,科學技術部門先給出了一個簡略的猜要。在這個猜要中,期望回收年限縮短至二十年。這個二十年的起始時間是第一次預測報告書出版的時間,也就是說現在距離回收年限只差十四年了。
在第一次中,還是九十多年,現在驟然縮短到了五分之一。
這個訊息還沒有下達,知情者的群體中已經掀起了軒然大波。十四年對於大火來說幾乎不可能完成外太陽系的太空城建設的。但又不是那麼不可能,仍存有一絲僥倖和一點希望。
網路的世界裡各方眾說紛紜,想要重新制定時間節點。
不過他們很快就不需要為此發愁了。
因為這一次,預測徹徹底底地失誤了。
只需要一天。
一天後,外層空間的探測器便捕捉到了不祥的訊號,觀測到了廣闊的塵埃雲裡塵埃被撞開的軌跡。
塵埃雲是星系的大門。大門已經敲響了,換而言之,正有一種東西,一種看不見的東西正在減速,正在靠近,正在走向大火。
一個小時過去了。大門敲響的訊號才姍姍地透過星橋,先是傳遞到了碎片帶自動化城,再傳送到了春望太空城。
預測工程的總工程師被連忙叫醒。按照預案,為了解救被困在大火十三的同胞,圍繞視界建造的船塢進入了緊急狀態。
引力波起了一陣,但很快消失。六位分佈在不同地點的智慧超算的神只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無邊無際的大海上泛起了的一陣漣漪。他們緊急聯絡,互相驗證演算的結果。
演算結果表示,這是一場普通的射線激起的漣漪。不過按照預案,緊急的狀態仍將持續下去,直到一個月後才會結束。
世界仍然很安靜。
這些日子裡,春望太空城的空氣也很好。
奔馬已經很久沒有嗅到過花香。
這時因為他犯下了過錯,但基於巨大的影響力而沒有被罰入陰山之死,只是被軟禁在春望的一角,與人類相隔離。
時隔六年,星星的光亮第一次照進這個監獄。
光巖站在門口,但他卻不想見到光巖。
光巖沉默不語,推著固定了他僅剩的軀體的椅子,往外走,走到了廊道之中。憑藉電子眼,他明明能夠看見漫天的光彩,卻找不到大火十三的光亮。明明太陽還在,但他卻已經不曉得自己所在何方。
好一會兒,他突然故作輕鬆地問道:
“大火十三已經消滅了嗎?”
光巖很久沒有回答,只是推著他繼續沿著迴廊走。星空的離奇變幻像是一陣縹緲的大霧。只有少數的星星在其中緩慢地運動,好像凝滯了過去和將來,其中也包括了大火十三。這顆冰白色的星辰遠在數百萬公里以外,變得又小又窄,變成了這個光怪陸離的夜空的基點。
“當時,我們有種僥倖的想法,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只有簇會是回收的目標。所以我們把春望推離了大火十三,以為這樣能減少壓力。”
奔馬頓時覺得自己的頭上好像著了個霹靂,他沒有問世界變得如何,也沒有問大火人將要何去何從。他突然憤怒地質問道:
“那你為什麼還要把我帶出監獄?”
光巖沒有回答,這可怕的靜默是張皇的證明。往來的代人以網路交流,在現實裡就好像是影子。影子們從人們的身邊走來又走過。而人們只能往前走。
奔馬顫抖了一下,又誠懇地問道:
“你到底在想些什麼?”
然而光巖抬起了頭,望向了大火十三的星光。
“我在想,這是不是我犯下的錯。”
“錯?”
“藉助房宿,隱瞞簇,送走次異結晶,還有封鎖簇,這從前往後的漩渦——在最初的探險家降落到地表,在發掘中看到次異結晶的那個瞬間——打一開始——”
從船塢傳來飛船集體起飛的抖顫傳到了他的耳邊,他突然頓了一下,第一次在奔馬面前露出如此悲哀的表情:
“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