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球說。
“自然生成的黑洞不可能具有如此之大的質量。”
銀球說。
“它不是一個自然生成的黑洞。”
天上的一顆小行星說。
“有些外殼是公用的,有些則不是。至於錶殼則同時存在於多個星簇、宇宙離散的多個地方。”那顆小行星的同伴說。
最後一個接近的球體則說:
“可內殼全部都是一個。它們本質上是彼此相連的。”
“你們的意思是,它的洞是基於合併而生成的了。如果是基於合併的,那麼在視界的表側,存在不該存在於這一帶的東西也是可能的。”
又一顆來到藍矮星附近的球體說。
這個結論早已是球體們間不脛而走的關於天球的若干個傳聞中的一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認可這一傳聞為真,那麼現在的天球的樣子其誕生的時間也早已是可以追溯的了。
十的第三十次方年。
按照一個古老的球體的歷史學研究,在這個時間段上,除卻流浪天體,聚簇而成的恆星已經全部落入了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也是在這個時間段落上,所有的黑洞有了其壽命的計數——因為幾乎不會有其他的物質被它們捕獲來壯大它們了,除了一種。
其他的黑洞。
現今的宇宙還零星存在著少量的暗黑天體,但像天球這樣的已經絕無僅有。在不計入相對論效應的情況下,天球是真正的前時代的遺孤。它體內的東西還保留著宇宙最古老天體的光與殘骸。
差不多也是這時候,天球的引力場發生了異常的震盪。從曲線上看,外殼大致在向內收縮,而內殼則在膨脹,兩者傳出了不同的引力波。而外界觀測到的內外殼的膨脹收縮不代表真實空間的收縮與膨脹。兩者不是等價的。
另一個佐證在於,為天球辦事的紅球從同心圓陣中出來了。
一個球體有其同伴正在外殼,向附近的球體們通報了這一訊息。一個聲音講道:
“事情要開始了。”
於是球體們紛紛沉寂,黑球亦從半空下降,落到一塊突起的金屬礦內壁,靠在接近銀球的位置。
銀球用短波小聲地問道:
“你好像是比較早跟隨天球的了。”
黑球回覆道:
“我是被天球發現的。”
“那麼你還記得天球以前的自稱嗎?”
“自稱——”
那不過是語言對特定物件的指向,在它們波的交流中是不作數,黑球正想那麼說,銀球卻好似看穿了它的想法,說道:
“對,自稱,我從暤白那裡聽說過,天球曾經是使用某種定式語言交流的。”
銀球那麼一提,黑球也突然想起了它還沒有結繭時所聽到的天球的聲音。當時,資訊直接完成了從物理到化學的情報,直接流進了它的心間。
而當時的它,它的統治層,在流浪的飛船中,以為自己就是整個世界的主宰,渾然不曉得其他的世界的存在。
聽到這個聲音的“個體們”以為自己聽到了神明的旨意,而發起了一場可怕的革命。
“那是個什麼聲音來著?”
忽然增大與忽然縮小的引力引起了星體的擺動,但距離真正現象的發生應該還有一段時間。在黑球的內部,作為記憶思維的史官們翻開了過去。
書上到底是怎麼寫的來著?
它們看到了電流圖還有一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