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自己的……慾望。”
灰球一聲不吭,凝視著百億的明星。
“拯救宇宙誰也不知道可不可能,或許天球知道吧,它從來不說。”
龐大的像是星星一樣的雪白球體繼續闡述道:
“但是拯救我們自己……的道路,卻是簡單的。”
灰球不解地彈動了短波:
“什麼道路?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那時候的白色球體雖然被驅逐出天球,但仍然被允許使用天球的站臺和軌道。藉著軌道,它帶著灰球來到這個特殊的簇。
在這個簇中搖曳前進的時候,白球一邊開始交代自己所知道的方法,一邊也說起自己為什麼知道這個方法:
“知道……活得久的知道,因為歷史自己會給出答案。在這個宇宙的過去,至少有三波動物這麼做過了。第一波動物在暴漲發生的時候就那麼做了。第二波動物在纖維成型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那麼做了。而第三波動物做的時候已經失去了客觀物質的條件,它們只能使用第二波動物留下的船錨。現在,船隻已經遠去了,但船錨和纜繩至今還在水裡飄蕩。”
周圍的群星已經非常昏暗,世界迫近了零點能消失殆盡、空間與時間本身已經在物質的解體中被撫平的邊緣。
灰球對外面的它曾經居住的空間感到了恐懼。一顆因簇而生的藍海星星充當了這裡的太陽,點綴了宇宙最後的夜空。
“這裡什麼也沒有啊。”
“不,不要用短弦的視角去看,得用最長的那根弦。”
雪白者搖了搖頭,說:
“朝那裡看。”
在處處寂靜的空間中,憑著引力波的視角,▉▉▉這才驚訝地發現原來這夜空中並非空無一物。
一個球體,一個近乎完美的球體,一個暗色的星球就在它的眼前,它卻長久地沒有發現。建築它的材料既不發光,也不反光,唯一能夠證實存在的只有它的質量和因之而生的重力。它在電磁譜段上的光度抵達了已知宇宙的最低點,近於黑洞,以致於像是世界的盡頭。
“這是什麼?”
它脫口而問。
雪球說:
“宇宙丟失了資訊,只剩下了純粹的質量。它就是丟失了資訊之後……被剩下的質量。”
變成了過去被留在水裡的纜繩。
船已經開走了,但纜繩還在海里飄蕩。
海里盪漾著過去的波紋,好像一個老人在反覆地回憶過去的世界。
按曾經的歷法,它第一次見到單元是它存在的第十個年頭開頭。
而現在,統計歷裡的第三十歲已接近了尾聲。
它數不清自己來到這裡來了多少次,只知道它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
組成這個天體的東西,在赤道面上的鼓起,像是環狀軌道,但靠近了就會發現那是突出的海洋。在遙遠的過去,決定宏觀物質三態變化的本質應該是電磁力。但這些物質,並不依靠電磁力,它們憑藉形成像是固體一樣的對其他物質的斥力的是它本身作為質量的性質。
對於這些東西而言,主人逝去的昨日,和前日和今日,和明日都是同樣的時間。因此,它們永遠記得它們的使命。
這個使命讓▉▉▉很久很久不敢靠近。
現在,機會終於到了。
把時間往前回一點,李明都剛剛被四個球體放下,它們就立刻開始遠離。但很快,最大的那顆灰球放滿了腳步,落到了後面,隱入了太空。
黑球最先敏銳地發現了這點。
它在轉動中變成長柱體的形狀,察覺到了灰球所在的位置。從破碎的灰繭中不停湧出的龐大身軀,在引力波的視覺中若隱若現,猶如垂天之木。完成使命,也就不必一同行動。但灰球的離開對它們來說,是有討論的價值的。
一號銀球在黑球的身邊說:
“它很古老。”
“它還很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