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訊號消失為止,觀測站的計算機處理了全部的資料。
一個接一個錐體出現三維的檢視中。
錐體的形狀各不相同,但仍然呈現出了某種趨勢。
錐體的尖端,或者說人體連線其他兩個身體的速度在變快。
“他的第二個想法被證實了。無上明星的捕捉速度也是有限的。”
參同喃喃道。
有人問:
“這個趨勢是不是意味著,人體和其他兩個身體在互相接近?”
參同搖了搖頭,說:
“我們能定位三個身體的訊號來源嗎?”
有人立刻做了檢驗。訊號來源沒有變化,說明在訊號發出的瞬間,三者還各按其位。不過只在下個瞬間,所有訊號已經全部斷流。
若是按照李明都原先的吩咐,以補充流程的資料強行測算,現在這三個位置應該在變近。
因為距離越遠,速度越慢。
“不對,你們快看。”
可惜的是因為訊號的斷流,李明都已經不可能得到答案了。
在短暫時間中,有人發現了那個謬誤。他指著手,於是絕大多數人都發現了。
那個決定性的資料異常點。
按照擬合的影象,不定型身和機器身的距離始終沒有太大的變化。
但是它們各自和人身的距離卻在不停縮短。
並且,很快,這兩條線相加之和,都已經短過了第三條線。三條線早已不可能連成一個三角形。
換而言之,按照意識傳遞的資料測算,李明都在那個瞬間,既存在於地球的方位,也存在於月球的方位。
在空間上,這是另一種幾何才能允許的構造。
而在李明都身上……
被留在觀測站的新生兒們目目相覷。
他們都想起了李明都的那句話:
“其實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只有我被曆書邀請了。是我很特別嗎?如果我特別的話,我究竟特別在哪裡?”
在出發以前,他曾給過這個問題有過一句闡述:
“我想這個問題,有人,很可能是個外星人,曾給過我一個可能的答案。”
那是在遙遠又遙遠的地球暮年,血色的太陽懸在人們的頭頂,萬物即將毀滅的時候。人間早已不在,太空一片淒涼深邃,再無跫音能夠打破這裡的寂靜。
他逃出了巨大無垠的黑色巨構,立在火海的邊緣。
從巨大造物的另一頭緩緩飄來的懸浮單元,與其他所有的懸浮單元都有著不同的模樣。它盯著他說:
“並非完整的一塊,而是使用某種超距作用使得自身分離開來的意識波的形式。”
他因為疲憊和恐懼,幾乎想要求饒。
但那缺了一半的東西只是自顧自地繼續說道:
“只要在這裡將你消滅掉,那麼這種意識形式也絕不會在宇宙中繼續出現了罷。”
喜歡地球上的一百億個夜晚請大家收藏:()地球上的一百億個夜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