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明星在他的腳下,古老的地球酣睡在這未知之物的身旁。宇宙擁抱著輝煌的群星,玻璃球罩裡的腦袋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在公元前一萬年,猝然見到門的瞬間,他曾想把自己的意識轉移到機器身中,不過那一次失敗了。但他想,那一次,他已經進入了門。
若是換一種方式,也許這一次能有所不同。
在看到“星”以前,他再度進入到寧靜的屏息狀態,重新分離開始融合的三種視野,直到自己更多地退縮於機器身的體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人身只留下了一點主動的意識,像是被人所控制的某種機器一樣,低過了自己的頭。
機器身在月球軌道行者號上抬首,見到了掩蔽在群星之間的地球。
地球是那麼的小,掛在天空只像是一輪明月,它又是那麼的大,好像建築在無何有的空中的明月。
無上明星微不可查,寂靜地漂浮在地球的軌道上。上面的人在低頭的瞬間,便再度看到了那無限的晶格,那反覆折轉的晶面,還有數不盡數的星星。
按照後來的推測。
那被認為是地球的倒影。
其中既有青星,也有黑星,有冰白的雪球,也有現在的綠色天體。
可惜的是親眼見到這個景象的始終只有一個人。
行者號上發出了命令,幾秒鐘後,這個命令才傳達到了微型飛行器的晶片。飛行器輕輕滑動,給予人體一個向下的力。無意識的人便在無意識間墜向了明星。
“那麼,我會見到什麼呢?”
人的“靈魂”端坐在行者號鋼鐵的船艙中,凝神靜息地等待著。
接下來已經沒有什麼可做的了。
很快,他的眼中就倒映出了無數的門。
他敏銳地發現,在機器身的眼中所看到的“門”,要比近距離接觸時,更加遙遠。
不論如何,他的第一個想法都得到了證實。
門會沿著意識波發生傳遞。
所以機器身和不定型,不論如何都是逃不掉的。
由於現實物理宇宙資訊傳播速度的限制,觀測站在這個時間開始,比起李明都的實際感受已經總是晚了一步。
也就是那個時候,他們察覺到了一股特殊的神經訊號。這一神經訊號的出現標識著李明都人身的大腦見到了門,並在大腦中形成了對門的印象。
這一訊號無關真實視覺,而是聯通了神經。換而言之,即使是人眼前出現了幻覺,它也會將之識別。
“它會傳遞到其他兩個大腦中嗎?”
有人剛剛提問。
他的問題在一瞬間就得到了解答。
幾乎是同時,不定型身也出現了對門的印象。接著在稍後,但也絕對是一秒鐘以內,機器身同時給予了回應。
這些資料全部被奈米機器誠實地記錄下來,在最後的時刻被髮送到了觀測站。
於是,虛擬實境中,除卻原來的兩條曲線,第三條曲線開始歪歪曲曲地向著兩端爬行,直到交匯於同一個空間的終點。
最後的形狀不是一條開放的曲線。
而是一個封閉的錐。
因為在這一次的實驗中,門的訊號不是按照補充流程的順序發出的,它是在沿著意識前後抵達了不定型身和機器身。不定型身在收到後,同時向機器身發出。
最後是兩個門的訊號陸續抵達了機器身。機器身的奈米機器最後的情報證實了這一點。
李明都說過,門是一個一個不停出現、開啟或者關上的。實際似乎也是如此。
所以對於門的印象訊號,也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接著一份不停發射的。這方便了對神經訊號的讀取。
因此,可以繪出許多個錐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