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無法計量光陰。
可能是數分鐘,感覺上或許是一輩子,電磁的底噪從人類的世界消逝,新植入的奈米機器帶來了穩定的計時聲。在接近大腦的地方,一個特別的光訊號轉化為化學遞質的瞬間,李明都意識到這是轉移意識的時機。
於是一聲“一”嘹亮地導向了不定型的思索中。
不定型的大腦與人類的大腦並不相同。它存在一種分散式原理,神經微管結構遍佈在最內部器官皺褶的表面。奈米機器能夠偵測到微量遞質的傳出。
意識活動的啟用使得皺褶的皮層發射出了大量訊號。
“二。”
從意識活動啟用,到皮層訊號被奈米機器接受,也有一個微量的誤差。這個誤差對於補充流程的計算而言,可能是致命的。
因此,奈米機器另一個行為就是衡量不定型神經訊號發生傳遞的速度和速度變化。
“資料記錄正常。”
觀測站內發來急報,他們需要將大腦內部神經遞質低速傳遞資訊產生的延誤從資料中刪除。
緊接著,二的聲響在下一個間隔已經傳遞到了機器身的體內。
對於機器身的監測是最為簡單的。
意識活動在存在的瞬間,心已給出確鑿的反饋。
李明都好像聽見了一聲:
“你好,你又醒了呀!”
那是心對頭腦體的問候。奈米機器記錄了這一語言,將之轉化為人類可以理解的訊號:
“進入活躍狀態,啟用主動迴路。”
李明都並不滯留,思想中閃過了一聲“三”。
隨著大腦一陣眩暈,意識開始穿梭,重新回到人體。機器眼中的月球淡去,人類目前的宇宙隨著一個眨眼,從無序的黑暗中睜開。
好一會兒的沉默,李明都從做夢似的昏昏沉沉中恢復過來,重啟通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記錄得怎麼樣?”
“好奇怪。”
一連串的資料出現在圖形化的顯示中,形成了三維的曲線,x軸是速度,y軸是空間,z軸是時間。
一條延長的曲線連線了意識的三次傳遞所記錄下的特徵值,呈現在人們眼前並非是一條平直的直線。
這是可以理解的狀況,因為有許多擾動,對現在的觀測站來說無法排除。
但問題是,這是一條不斷在減速的有規律的弧線。
從人身到不定型身的第一段最短,變化也最小。
第二段速度開始變慢。
第三段在空間距離上比第二段更長,但它的速度卻比第二段更慢了。
這條蜿蜒回折的不規律線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在一陣可怕的沉默中,參同突然說道:
“也許是測錯了。”
最邊緣的夏登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那再測一次吧。”
中年人說:
“氧氣釋放進度百分之四十三,考慮到失敗還要等行者號回來,還能測一到兩次吧。時間還是不多的。”
李明都沒有駁回他們的決定。他休息了一會兒,再度將意識沉入一片虛空,像睡覺一樣,讓自己去接觸自己另外的存在於體外的神經通路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