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夷們隨之側身。從地球被引起的大氣,與星環的氣流合在一起,浩蕩地吹往了天際線上廣闊的氨冰雲。在這最後一段旅途中,它們吸入了許多明亮的塵埃。這些塵埃來源於在青星的歷史中被撕碎的小行星,裡面富含各類礦物質和稀有氣體,是它們在地球以前最好的食物。
李明都尋索,看到這隻先天不足的希獸已經睜開了自己的兩隻眼睛,眼睛在幽暗的太空中閃著熒綠的光,它不再有過去古素那樣靈動的色彩,只是好奇地打量著未知而陌生的天空。
天空呼喚著洄游的兒女。黑暗的宇宙便被它們拋到身後,光輝的世界逐漸從雲端上升。太空的寂靜被微不可查的風聲打破,接著就是從四面八方傳來的慶賀似的呼嘯。
高層的氨冰雲折射出群星反射的陽光,夜晚縮退到了雲腳的邊旁。從看不見的海底揚起數十萬米的煙霧,一直觸到了不可越過的青冥。到處都是雲,高聳的雲、鱗片狀的雲、絮狀的雲還有綿延如群山的行雲,組成了同一個光怪陸離的蒼天。
蒼天曷有極,高卑相去幾萬裡。遠看像是漩渦的東西,近看卻是大氣的雲流。雲流像是海浪朝著天空排起,從裡面升起了座座雲山。一塊半空中的彩色蒸汽雲,比地球上一個板塊更為龐大。人在雲端,以為見到了沒有邊際的大海,海自己知道它不過是底下更廣闊的水上的雲。
希夷們乘著風進入了南冥的深處。陌生的海岸在低低地呻吟,在未來,它們將永遠成為這海岸裡的一朵浪花。而地球已是天上一顆不能觸及的明星。
距離那未知的觀測站已經很近了,人的肉眼也可以看到它的輪廓,或許只距離了幾十或上百公里。
李明都心想希夷的遷徙事件一定是在觀測站的監測範圍內,觀測站若是看到了希夷獸群,那他也就被看到了,便能坐享其成,等觀測站的人把他抓走。
一兩個小時過去,希獸被大風托起,開始捕食某種出入雲間的像是水母的有絲透明動物,李明都隨希獸出入雲海許久,見到位處高空的觀測站被煙波掩去,煙波失去風力重新跌落雲海,觀測站依舊沒有任何動靜。
沒有氣球,沒有空探的機器人,沒有聲音,也沒有照射雲海的光線,甚至連威脅和敵意也沒有,靜默得像是天上的明月。
希獸隨風轉折,李明都靠在希獸的背上,憑著曾經木星的經驗,也不顯得狼狽,只暗想道這觀測站莫非並不在乎希夷和人類的價值,或者它的科技在暗中觀察、並不需要接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還是說它已經廢棄了。
哪個想象對他現在的情況來說都不是很好。現在的他只能依靠外力活動,機器身自動的動力是不足以讓他自由的。至於控制希獸,就需要緩緩圖之了。
青色巨行星的晝夜和現在的地球很相似,夜晚與白天分不大清楚,群星互相折射的光線,帶來了不弱於土星上所能見到的黎明。太陽已經落下,雲海仍泛著輕盈的月光。月光多皎潔,不同的月亮的月光也大不相同。於是青星上就同時有了蔚藍的晚霞,琥珀色的晚霞,紫色的晚霞與草綠色的晚霞。
但晝夜不是毫無影響的。等夜更深,高層大氣的溫度不變,中層和低層大氣溫度下降嚴重。要知道暖的空氣會上升,冷的空氣會下降,上暖下冷,氣流就不會有垂直運動發生。希夷獸群終於不再飛翔,而是在凝滯的中層大氣間徘徊沉眠,像是隱沒在雲層中的群峰。
希獸運動時,古楚抱著希獸不放手,連眼睛都沒辦法睜開。希獸休息時,她終於騰出力氣,跌跌撞撞地迎著風,在希獸的背上站了起來,見到了這陌生星球的陌生的天空,見到了盈盈的晚霞,見到了數十萬凝視的風暴像是神話裡撐天立地的巨人,也見到了與地球上不同的星空。
她不知道頭頂那輪明月就是地球,還兀自思考著為什麼月亮沿著紋理煥發出兩種不同的光澤,像是璀璨的藍寶石。
最後,她才看到那個精怪。
精怪閉著眼睛,像是在養神。石頭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兩個精怪合為了一體,她想一定是其中一個吃掉了另一個。
“我還以為你會從這裡跳下去。”
精怪忽然開了口。眼睛閃著紅光,把她嚇了一大跳。
她聽不懂,但好像能理解到精怪的意思,不自覺地瞭望了底下無垠的深淵。深淵被層層行雲遮住,什麼都看不見。
她有種直覺,雲層的底下,已經不再是她們的家園。
風把她帶到了回不去的地方。
“你叫什麼?”
精怪繼續發聲。
她聽不懂,自不會回答。
不過她有種直覺,精怪發出聲音並不是為了和她交流。
周圍籠罩著像是輕紗般的霧,古楚在霧中努力地呼吸了幾下,稍微恢復了點力氣,就在希獸的背上慢慢地爬,想要爬到希獸的背面。她希望能找到一點縫隙,看看這塊石頭裡她的姊妹現在是什麼樣的。但她還不知道太空與星星的不同,太空中她可以爬到一個東西的背面而不跌落,但在星星上是不行的。
在她頭朝深淵掉下以前,李明都再次拉住了她。她發出了類似於“簌簌”的聲音,然後呆在希獸的背上發傻。
這種劇烈的運動驚醒了他們所乘坐的希獸。感到沉重的希獸從雲海翻出,與其他的希獸背部與背部靠在了一起,開始彼此摩擦。
這種摩擦逼得李明都和古楚一起掛在希獸的邊緣,隨著風浪搖晃。
好一會兒,希獸停止了動響,重新睡著了。他們才小心翼翼地翻到殼上。兩個不能交流的動物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想著各自的悄悄事。
不一會兒,李明都重新開始瞭望觀測站。古楚察覺到精怪的失神,才意識到天空中存在著這麼一座鋼鐵的山巒。
那時的她以為這是天神的殿堂。
青星的晝夜週期要比地球短。幾個小時後,群星隱於白晝,太陽從它們的縫隙裡緩緩上升。冷暖交替,垂直氣流的發生帶動了風的運轉與雲的遷流。一切微型的生物隨之起起伏伏,而被風揚去。
青星雖大,希夷們的活動範圍卻小。藉著希夷們的飛翔,李明都以更多的視角看到了這懸浮在高天的殿堂。
它果然很像第三觀測站,形狀和大小不說,還飄著幾根一節節的風箏線似的穗帶。它的表面不很乾淨,在風小云少的時候,能看到幾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