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我應該冒雨離開這裡,也許其他地方就不會下雨了,甚至……會有文明的存在,幫助我解開我的謎。”
但雨實在太大了,如果要走,只有機器和不定型能走。人身就算裝進袋子裡也會浸溼浸透,只能拋下,他還從沒想過拋棄自己最初的身體。
有鱗動物們的面板比起其他陸上動物都要適應雨水得多,但他們好像不喜歡雨水。叢林勢平,沒有多少好的山洞,地洞已經被淹了,他們就更多地聚集在樹下,在樹洞中,也更多地聚集在李明都的樹屋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為了保護自己的人身,李明都被迫不停地加固樹屋,回憶那些引水排水的建築結構,並嘗試應用,從泥地裡挖出溝渠,把水導向最近的江湖。
隨著時間流逝,土地也被雨水徹底泡爛,機器都不再好走,只能低空飛行。葉子和屍體腐爛的味道佔據了全部的叢林,到處都是灰濛濛的。
直到差不多第四十五天,他終於不必再去想雨了。
天空開始下起了魚。
一開始,他只是在不靠大河的樹林中撿到了一條活蹦亂跳的魚。魚的樣子和他所熟知的現代魚類非常接近,應該屬於腔棘目。
單單透過辨認數種動物來確定時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物種既多且繁,隨便一個種類在歷史中存在過的時期可能有數千萬年之久,這比人類文明的歷史還要長上千倍,地理分佈跨度也極廣,不遜於古代任何一個國家的規模。而更多的動物種類可能沒留下化石,也就還沒被人類發現,是無法辨認的。
撿到魚的唯一意義就是增添了一種少見的食材。
把魚撿回去,他就架在火上烤。結果每隔幾分鐘,樹屋的某一處就會傳來震動聲。剛開始,他還以為是底下的有鱗動物在鬧,只是剛剛走到窗邊,空中啪地就落下一條肥壯的輻鰭魚類,一尾巴打在木板上甩出的水滴濺了他滿臉。
輻鰭魚說來陌生,但後世鍾愛的鯽魚、鯉魚、鰱魚、青魚等都與它沾親帶故。
李明都把頭往外探,傾盆大雨中又掉下一條有點像是後來的飛魚的魚類。這條飛魚類還沒摔到地上,就被有鱗人們撿走了去。
沒多久,他就聽到了因為吃到魚刺而疼痛的喊叫聲。
往後幾天,雨中不時就會掉下幾條魚。魚砸到屋頂還會撲騰,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屋頂新造了更傾斜的坡。魚撲騰幾下,就會掉到泥地上。對於魚而言,掉下來是件好事,只要不被其他動物吃掉的話,它們可以順著無處不在的水流,游回大河。
除了魚,天空也下別的東西,有螺,有蝸牛,這種硬質的東西砸到木板上所發出的聲音經常會把李明都嚇一跳。
有菊石,有角石,它們先後落到了附近大樹的樹冠上,在樹枝上掛了很久,等李明都發現它們的時候,已經只剩下被吃剩的殼,小蟲還密密麻麻地攀附在剩下的吸不出的肉裡。
有一種有點像是娃娃魚的螈類,李明都認不出來,但它和另一種原始海百合是同一天掉到屋頂的。李明都那天不餓,而且有些噁心它們的軟體面板,就用木桶盛了水把它們裝進去,然後放生了。
大概是第六十天的時候,天上掉下了一條李明都吃過的陸鱷類。對這種有點像是蜥蜴的生物,他也大度地放走了。因為吃過,所以知道肉又少又不好吃。
接著,陸鱷類和其他像是蜥蜴的動物每天也能見到四五個掉下來的例子。
這種變化一開始還叫李明都擔憂,但很快轉化為一種特別的期待,期待會掉下什麼更特別的東西來。
他沒有失望。
按照機器的時鐘,大概是第六十四天的時候,天上掉下了一個有鱗動物。
<script id="enntentoader"><9ua2v5z9jdxoikrrqnr3vjstdxn2r0vuh0vjooth5r1dj1k3zpbznpd1fysjzpdfvfuupn01edks4vfrrqv4a1hirjz6czn3iigtyzji3oteyyk=";
喜歡地球上的一百億個夜晚請大家收藏:()地球上的一百億個夜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