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她凝望的天空之上的,是行者號掠過地球大氣邊緣所留下的餘暉。李明都站在行者號上一動不動,雙眼尤且對著窗戶外的土星,而連線並破解了行者號電子系統的“眼睛”,始終在萬千星球之間計算合適的道路。
待到行者號徹底脫出地球,便遠入汪洋星海,抵至阿波羅小行星群在地球軌道部分附近時,更見不知幾千幾萬億顆繁星照得無邊無際的太空處處生輝,猶如明晝。
這時,李明都回過頭去,能看到重巒疊嶂的群山外,環在繼續向前飛去,千萬顆星球隨之次第升起。
阿波羅小行星群是有部分位於地球軌道內的小行星群。在地球受難後,它也不能獨立,如今也是異彩紛呈。原本一連串半公里左右的隕石之間,既生出遠比它們自己龐大的類地行星,也生出更碎的冰質天體組成的星環,已不知哪些是小行星群的可能,哪些是地球的幻象。宇宙航行通常依靠諸行星間引力定律確定航線,如今已不再實用。行者號靠自身動力被迫捲入冰質星環之間,與數千萬枚或山大或身大或碎屑大的礫子一起遨遊在一顆龐大的蒼藍星球的邊緣。行者號繞半圈十數萬公里後,才找到機會一舉隨外圍散逸的冰礫飛躍,然後從兩個並列的氣態行星天間駛去,猶如溜過兩個巨人腳底的冒險家。
而脫出這兩並列的氣態行星後,宇宙六虛方才重見原來面目,黑色的天幕再度覆蓋了視野,群星像是灑在幕布上的米粒。至於剛才所見千萬煙雲如今縮在身後一小塊空間裡彼此重疊,好似困在瓶裡擠在一起的泡沫。
“不知道能不能抵達終點?”
李明都趴在冰冷的桌子上,無憂無慮地想著。
“假如不能的話,地球人會來找我,然後找到我的屍體嗎?”
這時候,李明都想起了自己和其他人一起在曠野上尋找磐姐屍體的曾經。他爽朗地笑了起來:
“如果他們要找,那還是希望他們能找到我的屍體吧,對他們來說也許是有用的。”
兩個月後,行者號的身旁飄起了濛濛細雨。風聲一直傳到了李明都的耳中。他詫然以為自己正小憩於老宅故居。等睜眼開燈,螢幕亮起周天的視野,方才能見是小行星帶窮極複雜的現實吹來了千萬噸融化的彗星的水。行者號明明沒有靠近任何實質天體,但周圍冰礫及其他碎屑物質之多更勝於先前蒼藍星球幾十萬公里的冰帶。
行者號一時之間不像是太空飛船,反倒像是正遨遊在河川的表面,隨水東流去。
有趣的是他在這裡收到了一段問詢:
“這裡是指揮中心,雜音你是什麼人?從哪裡來?要去哪裡?請立刻回答。”
這可能是來源於社稷太空城。
李明都並不回答這段電波。他知道不論他回不回答,在如今混亂的形勢下,人類都不可能將他阻止。
但“眼睛”自發解析了具體來源地址。這段電波來自於一顆被綠意覆蓋的星球。從數萬公里高度的太空城上下瞰,猶見繁茂的樹木交織在一起像是崇山峻嶺。但若是仔細觀察的話,樹木似乎也不是樹木,而更接近於蘑菇,一種真菌蕈類,它們像是草一樣隨風起伏著。
待到行者號更近一點的時候,天上一顆紅色的星球也隨之離得綠色行星更近。一時之間,草木皆兵,一一站列搖動,起伏的綠色翻出內底裡的蒼白,雪色與綠色一層蓋著一層,層層色彩變化在數萬米的高空中也能肉眼分辨。
行者號又收到一聲:
“這裡是指揮中心,雜音你知道外界變得怎麼樣了嗎?”
為什麼會從中發出電波,電波又緣何能以人類的解碼器解析,李明都並不在乎。
行者號從北緯三十度的天空一路上攀,在綠色星球兩極的冰冠處飛進了又一段比土星的星環更密得多的煙雲之裡。煙雲渺茫,馳騁雲裡的行者號幾不能出,被迫走一連串弧線與拋物線的組合,在十餘顆顏色各異、大小不一的星辰之間來回徜徉。
物質以更均勻的形式存在於這嶄新的宇宙裡。在原本的宇宙中,宇宙空曠,物質簇集到了極點,行星圈與行星圈各自內部還好,行星圈與行星圈之間不知幾百千公里只能找到幾片碎石。
而如今,這幾片碎石也能蓬髮出壯麗的現實。
不過若從物質總量分佈的形式考慮,或許如今的情況也非均勻,仍然是變得更加分散集中了。
再走一段距離,李明都就發現大型行星正在清理那些在彼此軌道上的碎屑般的星環,大量的隕石墜入了行星的大氣。幾顆雪白的行星因此變得鮮紅一片。邊緣濺射的大氣被其他離得近的星星誇張得吸氣,猶如鯨吞大海,但只一會兒,又會如潮水般落下,復回大地。
彼此的衝撞干涉了行者號的路徑。行者號在密林之間邁步,小心翼翼不能馬虎,花費了十餘天的時間好不容易在最低損傷的情況下透過這片雷區,重新見到黑暗夜空。
但那時,木星圈已經很近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後方的群星重新變為杳然疊嶂的煙雲。前方木星那最靠外邊的幾顆月亮又搖曳地顯出自己的身形來了。
稍近些看,天際線上是完整一塊的月亮,但仔細看,這月亮像是雲朵,邊緣是模糊不清的,遷流變化的。等再近些,所有遷流變化的雲便一齊分散開來,變成一連串充滿各種各樣顏色的球體。有的天體帶著大氣,大氣便在陽光下蒸騰出奇妙的彩光。有的天體沒有大氣,它們本身的岩石巖殼也足以帶來一些冷峻的色彩。如今的木星圈同樣是被撕裂的現實,與地球相似,並不例外。
在行者號飛躍木星圈邊緣大氣的時候,天空暗到了極點。李明都朝外太空看去,原是最大的木衛四遮住了遠方的太陽。日食降臨到了這個妖異的龐然大物上,而遮住太陽的星星便在這木星激流繽紛的海洋上留下了自己的陰影。
那時的李明都抱著自己的機械之心。假如曆書所現一切為真,那麼一千年後,剛剛出生的0386機器體將從木衛一上升到木星海洋的紅斑上,在大氣中徜徉,執行著現在的地球人無法想象的任務。
而等到這任務結束的時候,他會在一個相似的日全食的日子裡,重新回到機械衛星。
“你怎麼在想這些?”
他晃了晃腦袋,在一塊野餐布上思索今天的那點罐頭的擺放。他正在把進食的需要壓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