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圈裡也有岩石,有人造的複合材料架子,有岩石風化後形成的泥土,有水,也有金屬塊,有沙子與玻璃碎片。
而這些異常的斑斑點點的生物,就附著在岩石上,在人造的架子上,在金屬塊上,在泥土,在沙子,在玻璃碎塊,甚至在玻璃幕牆的表面。李明都隔著一層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玻璃表面上數不清的斑斑點點正在不停擴大它們的表面積。
細細看去,在顯微的視野下,它們呈現出一種無限複雜的六邊形。
猶如一片片雪花。
聚在一起的時候是一片會起伏的海洋,有厚度就變成一張一合的水泡。分離的時候像是地上斑斑點點的瘢痕,沒厚度如同暈在紙上的墨滴。
這不是地球上的生態圈,這是……來自地球以外的有機物。
創造主們要求這群機器照料的就是這種東西。
“為什麼?”
他不禁出聲。
為什麼要照料這種東西,是由於生物價值、研究價值還是能源價值?譬如說它們是一種藥材或一種燃料。
有著人類靈魂的機器人問與他一起抵達的人形機器,也問在這裡工作的機器人們。
勤懇的機器人不能給予這個嚴肅靈魂以任何回答,最多便是閃閃自己的電子眼。等到網路上一聲響,剛來的新機器們就沿著走廊一一分流。
在生態圈的頂部,在生態圈的內側,在生態圈底下與能源系統相連的柱子,又或是採礦的據點,數以千萬的、搬運的、製造的、處理廢料的、清潔的、調節氣候的、維護的、統計的、負責連線的、負責網路支援的、負責生成大氣的崗位正在等待更多生產力的加入。
一個小時後,第一衛星迎來了日出。
太陽運轉到了木星與它的中間。佔據一半天空的木星逐漸轉出黑暗,擁抱了陽光與明亮,表面氣旋的紋理在衛星表面清晰可見,猶如威不可測的天神正在凝視大地。
而衛星遮擋陽光,便在天神的面孔上留下了一個小小的黑暗的影子。
0234被分配的崗位與李明都不同。
它沒有任何多餘的心思,在中央宮殿與李明都分別後,就按照指示前往絲絃。
等到艙室上升,木星下降,他便來到介於木星與第一衛星之間的軌道邊上。靠著舷窗望向宇宙的一側,和地表生態圈差不多大的太空站正朝著他們飛來。向著兩邊無限延展的光帆像是一片鏡子般的海洋,接近透明的表面倒映出了滿天歲星風雲變幻的顏色。
基於機器人精密的計算,光帆並沒有觸碰絲絃的風險。只數分鐘,這鏡子的海洋就像牆壁一樣橫在艙室的前方。從光帆的縫隙裡,可以看到太空站背後一個龐大的太空船體的骨架。
隨著一聲輕響,太空站中部的對接艙便輕輕地靠在了艙室的表面。
這就是第一衛星經營了數十年的太空船塢。
0234的任務便是在這裡將自身奉獻於那艘超大規模航天載具的製造之中。儘管算力出眾,但0234並不負責設計部分,只屬於擰螺絲釘的普通生產力。這一恢弘的工程,需要數以萬計、甚至十萬計的機器人的合作。
“船被造出來,就會被使用。”
那時,0234看著身前的機器人往著衛星裡走,它邪門地,有點像0386那樣升起了一些並不該出現在他身上的念頭。
“誰會乘坐我們的船?我們要造的這艘巨型飛船又要飛向哪裡?”
艙室發出一聲催促的提醒聲,他便匆忙進入了衛星。網路持續不斷地把他需要執行的工作內容發給他。工作內容的資訊含量極少,無非是前往目標地點,執行某個特定作業主要是擰螺絲、測試強度數值、保養船體)罷了,並不涉及船的目的成因,也不涉及它的宏觀設計。
0234懷著疑惑一路向前走,在沒有見到船體的情況下,從衛星內部的通路進入了船體的深處。
剛剛進入,0234就見到了一個幾乎是無窮廣闊的空間。這個空間是橢圓形的,裡面到處是臨時支撐的架子。
最中間的架子像是柱子一樣從橢圓形的一端橫貫到了另一端。其餘的架子沿著主架,向著四面八方呈蛛網蜂巢般分散。
架子也是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