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亮點不是一整塊的。
它上面有紋理。
明暗相間的紋理,模模糊糊地將這顆鏡子裡的星辰分為了三到五層。
“呀……不愧是老大哥!你在這不知多少億年前,也是我在書裡看到的樣子呀!”更詳細的東西,李明都看不到。但這年輕人已經傻兮兮地高興起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在洞穴冰涼的深處忍不住手舞足蹈,連轉了幾圈,直走出自己原本觀察的位置,拿起金屬盆和金屬杯子敲在一起,放出響亮的音樂,而覆在他腦袋上的頭盔自然也偏離原位,不再對準木星。
好一會兒,他才按下興奮,自個兒寂靜地站在廣闊的銀河之前,在明月之下,停步遠矚,立於呼嘯的風聲之中,立於零下的世界之上,自以為是數盡群星的獨一之君王。
金烏那時高升,天空發亮再不見群星,煙氣嫋嫋不絕於冰洋之上。
找到木星給李明都死寂的冰原生活帶來了一點小小的樂趣。
等到夜晚,他先是確認了自己昨天找到的木星。那時的木星,已經稍微偏離了它原先的位置。恆星在天上的運動是簡單的,因為它們是“恆”,運動軌跡非常穩定,彼此之間基本不動,因此,星座與星座,或者星區與星區之間的距離都非常穩定。但行星不是,它們是“行”,它們或者從地平線上明顯上升或者往地平線下明顯下降,過一段時間,上升或下降的軌跡還會不同,會在日復一日間走過數不盡的星座、星垣與星區。
他立刻著手尋找金星。
金星古時代就稱之為啟明星。只要能看到,就一定是最亮的星辰,比木星更亮。
只是剛剛調準焦距,李明都盯著外骨骼對準了金星時,鏡面裡的景象卻讓他大吃了一驚。
那時的金星掛在半空中,猶如上弦月。一大半的身體隱沒在黑暗中,一小半的身體則被太陽照亮了。
這倒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秋陰在八大行星通識中特意講過,金星與月亮相似,從地球去看,週期性的圓缺變化是非常明顯的。
但問題是,他所看到的這輪金星,它不是月亮的灰白,也不是教科書裡畫過的耀眼的金黃……
它是蔚藍色的。
甚至比李明都記憶裡的地球更為蔚藍,美麗得像是夜空中一顆閃閃發亮的寶石。
“為什麼……不,沒有為什麼!”
他猛地意識過來。
“這是不知多少億年前,也許,在不知多少億年前,金星曾是不一樣的……要知道時晴說過只需要幾億年人類現有的一切痕跡都會灰飛煙滅。何況現在肯定要比寒武紀更久遠呢……”
李明都並不清楚金星的傳聞故事,因此,他不曉得金星曾有個爭議,那就是它的表面曾經是否有過海洋。在這個時代的二十億年後,從未登上過金星的人類科學家們對此議論紛紛。
不過當時的李明都想起了火星的傳聞故事。在火星的傳聞故事中,火星曾是個……生命星球。
秋陰說火星是一顆熒紅色的星星,也很亮,因此也很好辨別。
但他搜遍夜空,也不曾見到一顆熒紅色的星星。李明都天文知識的匱乏,加之時代的不同,地球傾角不同,他沒有辦法透過別的途徑確認火星,只能漫無目的地對準那些最亮的星辰,嘗試遍歷。
大約在第四天的日出之前,他終於找到了一顆在望遠鏡裡能完整顯現其自身的行星。
但那顆星星不是橘紅色的。
它有環,它有明顯的在赤道兩端的突起。
但它不是土星。
那個時代的土星還沒有環。
它是鋼灰色的。
並且,它身上那均勻的、一致的鋼灰色,並非是先天所有,而是後天為生命所建造。
喜歡地球上的一百億個夜晚請大家收藏:()地球上的一百億個夜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