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這幾年有些水深火熱,攻打塞琉西失敗後,國內就湧起一波接一波的反叛。
這些反叛者大多都是當初波斯、貴霜、薩珊的貴族,以及在宗教中有一定地位的人,他們利用民族和宗教的力量,將晉國當做是入侵者、異教徒。
加上晉國沒有大夏對於佔領地區那樣多樣化的政策,以及對於宗教的正確引導,處理糾紛和爭端的時候,很大一部分情況下,會造成雙方的不平等。
引起當地底層百姓的不滿,才最終造成了這種惡果。
不完全統計,三年來,晉國境內的反抗勢力大大小小一千多個。
多則數萬人,少則數百人,不停的對晉國的統治造成衝擊。
晉國從來的時候遷移的三百萬百姓,到現在因為爭端已經犧牲有幾十萬之多。
小兩百萬的軍隊,也損失很大,幾乎到了撐不下去的地步。
這次李成西巡,很早之前杜威就給夏國發出去邀請函。
邀請他到波斯海灣一會,不用猜就知道是想求援。
但是怎麼援助,李成都沒有想好,這種民族衝突他也很頭疼。
除非說如同阿拉巴那些酋長一般,殺他個翻天覆地,徹底斷絕那些高層次人的野心。
然後善待底層的百姓,讓底層與上層的酋長們分隔開,後期就慢慢能平定下去。
但晉國的情況和阿拉巴還有些不同,阿拉巴是酋長帶頭反抗。
只要將領頭的打下去,剩下的慢慢懷柔的收拾就可以了。
但晉國是招惹了所有階層,連老百姓都不停反抗。
加上這片地區又是新佔領的,晉國在此沒什麼根基。
要怎麼平復,李成都沒有太好的辦法,君不見當年地球上老米都拿不下個小小阿國嗎?
換到這邊其實沒啥區別,晉國當初就是沒將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拿到首位來。
想著對待所有人都是一視同仁,甚至對當初的那些貴族不停的拉攏。
豈不知雙方的利益沒在一起,那些被晉國拉攏的貴族,反而成了反抗先鋒。
艦隊很快就到了波斯海灣,停泊在距離河口不遠的柯特城。
這裡是大夏的海軍基地,晉國出門都得看柯特城臉色行事。
在這裡,李成見到了杜威,差點沒敢認這位曾經意氣風發的帝王。
杜威今年也不過五十多歲,年紀不小,但對帝王來說還處於黃金年齡。
沒想到這次見到,杜威就如同個垂垂老朽一般。
頭髮幾乎全都白了,臉上的褶子一大把。
甚至牙齒都掉了好幾個,說起八十老翁都有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