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二月,一紙命令傳遍大夏的國土,整個大夏的戰爭車輪滾滾轉動,長長的列車,滿載的卡車裝滿物資運往港口。
然後按照類別裝入不同的船艙,開始從沿江或者沿海地區進入茫茫東海。
無數計程車兵,接到命令後,不管是正在家中探親,還是抱著老婆風花雪月。
全都快速的整理好著裝,最快速度的趕回自己部隊的駐點。
跟隨大部隊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預定地點集合。
大夏的百姓知道要打仗了,紛紛送別遠征的軍隊。
將煮好的雞蛋、成條的臘肉塞到這些戰士手中。
讓他們遠征異國他鄉的時候,也能吃到家鄉味道。
二月十一,第一批艦隊從各處駐地出發。
第一批艦隊共出動海軍十個軍,而且都是海軍中的王牌軍。
其中,有駐守舊港、滿剌加的第一軍、駐守瓊州島的第二軍、駐防基多的第三軍、駐防波斯海灣的第四軍、駐防紅海的第五軍、駐防崑崙國海域的第六軍,以及在東海地區駐防的七八九軍和北州第十八軍,合計共有士兵十萬三千五百人。
在艦船方面,大夏最新配備的航空母艦、鋼鐵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潛艇、登陸艦組成,全都具備大夏當前最新科技成果,通訊方面無線電和衛星通訊兼顧。
其中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各司其職,配合艦隊一起行動。
整個艦隊包括大型航母10艘、簡易航母20艘,搭載艦載機2100餘架,還有各類驅逐艦、巡洋艦七十餘艘,護衛艦、登陸艦等小型艦艇200餘艘,潛艇也有30多艘,可謂是規模前所未有。
自從海軍改制後,十個軍一起出動基本上很少見到了。
一個軍就能別的上敵人一個艦隊,何必再拼人數呢?
但是這次不同,李成打算給那所謂印加帝國一個教訓。
殺死他大夏的子民和士兵,豈是那麼容易能夠了斷的?
再說印加帝國不是船多人多嗎?那就看到底到底誰的人多。
莫說十個軍,就算將海軍全都拉出去,也是在所不惜。
被抽調的海軍部隊,浩浩蕩蕩的從各處到新澳州集結,匯合當地艦隊進行整編。
對這片東南大洋的水文條件、氣候進行了解和熟悉。
等到三月底的時候,400多艘各類戰艦前往新嶺南群島。
這片群島是東南大洋最東端的島嶼群,也是大夏如今在東南大洋的橋頭堡。
如今同樣也是防禦印加帝國的最前線。
前方萬里的海域,除了些散碎小島,幾乎沒有什麼大型島嶼。
這片萬里海疆就是大夏與印加帝國雙方的主戰場。
四月初,東南大洋上風浪不算太平靜。
各種洋流運動,也已經被艦隊摸熟悉。
印加帝國的艦隊,也會面過幾次,雙方爆發了幾次小的炮戰。
當然大夏佔據絕對優勢。
畢竟有先進的自動供彈機以及雷達系統。
能夠在提前發現對方艦隊和火力上佔據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