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皇宮養心殿,這裡依舊還是李成的專屬辦公室。
其中改造出一個小型的議事廳,平時李成會在這裡與總理大臣議事。
專利到達臨安之後,就由專人將陳祖義等人接到皇宮的養心殿。
李成帶著總理大臣們等在養心殿的議事廳。
聽取陳祖義這個老臣子對於東南大洋的彙報。
陳祖義經過十餘年的在外開拓,如今也是年近花甲的老頭兒了,臉色也因為常年在海上被曬得油光發亮。
此時正站在議事廳中,展示著相關資料講解著。
“咱們的商貿團隊,遠渡重洋、沿著東南大洋島嶼鏈持續向東,在這片遼闊且無太多停靠島嶼的海域,遭遇到一支極為龐大的艦隊,與我海軍進行了第一次遭遇戰。但因為該國艦隊規模龐大,數量達到驚人的兩百餘艘,我軍才不過十三艘的軍艦和商船組合艦隊。”
陳祖義指著衛星圖片上的地點沉痛說道:“最終,我軍在擊沉、擊傷對方二十多艘戰艦後,艦隊除了一艘逃到新嶺南群島,其餘全軍覆沒!”
“在這次海戰發生之後,我軍駐守在新澳島的第三十四軍前往出事海域,再次與那支不明身份的艦隊進行了連番大戰,依靠航母力量擊沉對方數十艘戰艦,因為兵力不夠的原因,主動撤回新嶺南群島區域駐防,防範對方的艦隊襲擊,也希望國內能夠給予支援!”陳祖義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講述了一遍。
還展示了對方的艦隊兵力配備以及對方的軍艦照片,這些資料都被投射在螢幕上。
參會的總理院大臣也是皺眉不已,如果不看艦船上的旗號,他們都會認為是大夏的軍艦。
這些軍艦也都是鋼鐵船體,甲板上還頂著巨大的煙囪。
無論怎麼看,都和如今大夏佔比巨大的蒸汽船非常相似。
應該同樣是蒸汽動力驅動的,倒是在陳祖義提供的照片上,沒有看到燃油機動力艦船。
看來這所謂的艦隊,應該比起波斯等國還要強大幾分。
艦船的武器配備,也是比較的先進,已經出現高精度防空武器。
但是相比夏國的防空武器和電控雷達系統還有一些差距。
航母飛機損失了三四架,倒是沒有出現人員傷亡。
如今大夏的作戰飛機,還是基於二戰前的木製機殼。
也就是螺旋槳和木製殼的飛機,相當於二戰前的制式飛機。
這種飛機的優勢就是成本較低,技術相對來說也比較成熟。
在航母上起降要求很低。
百米距離就可以完成起飛。
是以如今大量的航母都是木製甲板的航母。
為大夏節省了大量的資源和技術壓力。
當然如今大夏也有鋼鐵航母。
是常規動力的鋼鐵材質打造。
這種航母配備在王牌軍中。
比如說第一軍到第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