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西進計劃實施以來。
大夏民間商團情緒高漲。
無論是從燕雲府東部的北海。
還是從江北、兩淮的海港。
或者是大江西部的蜀地。
亦或是臨安、翔龍府。
每日都會有船隻滿載貨物起航,從東海向南經過綿延千里的南海,之後分流東西。
向西的中途可以在南海地區停靠中南半島藩屬國,或者是南海的婆羅洲等地。
之後到達舊港和滿剌加海峽,或是在此處將貨物轉手賣給其他大商人,又或者在此處停歇幾天的時間,穿過滿剌加海峽向西到大西島、錫蘭島和基多半島。
有的在基多半島的東西兩岸交易,或者向西到咔噠爾賣給那些小國商人。
也有實力比較強的,則是到達波斯海灣或者紅海灣。賣給盤踞這邊的晉國及其他的本地小國,換取大量的物資再沿著海岸線回去。
基本上每次到達紅海一趟。
利潤都可以翻到百倍有餘。
再加上國內沒見過的商品運回去,能夠讓這些組建船隊的商團賺的盆滿缽溢。
回去之後,這些商團在大夏政務院的幫助下,投資國內的實業工廠,或者投入再次修造大船。
這樣的貿易政策下,形成了良性迴圈,讓參與航海貿易的商人越來越多。
商業出現空前的繁榮時期,為大夏的各項基礎建設提供了海量的資金。
畢竟這些貨物無論是出中原,還是從外地運到中原來。
國家都是要統一徵收關稅的,促進了大量的就業人口。
統一了蜀國之後,大夏的人口總數量已經破億。
再也不復當時漁山那兩百多人的人口儲量。
這上億的人口,還不包括“時空移民”,如果全都算上的話,總人口應該還會增加一倍。
分佈在整個中原地區,及東海、南海、北海的諸多島嶼。
從事農工商業生產的各個重要環節,為國家提供強大的發展動力。
如今李成的那“無憂交易平臺”,每天都有大量的資金進入和劃出。
從地球上購買先進的電子產品和工業品,將這個時空的大量資源轉運到地球。
黃克弘、黃克誠等人,已經成為名滿全球的超級財團。
掌控著大量的資源不斷的輸入華夏及各國。
幾乎到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成為座上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