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還下了許多限定政策,打算限制大夏銀行在武國的經營。
只不過後來大夏銀行確實對商業有推動作用,很多商人和百姓都喜歡上了那輕便的廢紙。
武國民間大量的金屬貨幣流入到大夏銀行之中,然後換成更容易流通的紙鈔。
就在去年,朝廷也用國庫中的珍品,兌換了一些紙鈔,放在市場進行流通採買。
沒想到大夏銀行一撤,武國經濟竟然瞬間產生連鎖反應。
大家手中的紙鈔,沒有大夏銀行的金銀準備金,在銀行撤離武國之後,就真的成了一堆廢紙。
這樣的廢紙別說買到東西。
就算用來擦屁股都嫌硌。
國都地區已經開始了騷動。
大量的百姓聚集在衙門口,要求衙門想辦法兌換成金屬貨幣。
但是衙門怎麼能兌得了?
紙鈔又不是他們發出來的。
兌的話,那可是真金白銀的往外撒,憑什麼大夏銀行拉的屎,屁股讓他們來擦?
民間經濟徹底陷入混亂之中。
金銀等貴金屬幾乎找不到。
平時大量使用的銅錢,一部分被夏國收走,另外一部分也都被武國鑄炮使用了。
如今哪裡又有錢在世面流通?
經濟的全面崩潰立刻發生了!
武烈都沒想到會有如此的多的紙鈔在武國流通,更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氾濫貶值成廢紙的紙鈔。。
如今貨幣經濟崩潰。
武國上下不知所措。
戶部也沒絲毫辦法。
最可怕還是夏國徹底斬斷與武國的貿易,尤其是糧食和初級工業品方面的貿易。
武國用於向夏國購買糧食的蠶絲銷售不出去,而夏國封鎖了對武國的糧食出口,讓整個武國陷入了糧荒,幾乎所有的縣城、州府都是物價飛漲,糧食遭到大量的搶購。
整個社會經濟一片動亂,就快變成人間地獄一般。
在這種情況下,武烈肯定不能毫無作為,所以他帶著軍隊南下了,打算“威脅”一把大夏。
打贏,他就沒想過這件事。
但是姿態必須要做出來。
給國內的百姓看到希望。
這叫轉移國內矛盾。
讓老百姓將目光投向戰爭上,暫時忘記國內經濟的糟心事。
這是古代統治者的一貫手段。
另外就是儘快與中原的其他國家協商,先進口一批糧食用於穩定物價,然後徐徐收拾國內局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中原諸國,包括周、晉兩國,確實不太缺少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