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婆羅洲的南側則是爪窪島,被設定為爪哇府,設定了四座州二十餘縣。
沒辦法,現在爪哇的開發才不過剛剛開始,距離大夏本土也太過遙遠。是以面積雖大,但因為人口卻不是很多,暫時只能設定這麼多縣了,每座縣面積大的驚人。
在爪哇的東南地區,其實還有很多的大島。
那邊的土著兇殘、雨林密佈,開發起來比較困難。
暫時李成沒將其納入直轄之中,只是劃入了疆域圖,設定為南方商貿轄地這種統一的稱呼。
爪哇南部的大島毛夷設定毛夷府,根據地形設定了三州之地。
等待開發完畢統一立縣。
毛夷東部的大島,也就是袋鼠的那個島。
李成糾結了許久,還是咬牙將其設了座新澳府。
想要開發出來,估計一時半會是別想了。
但是先佔住再說,這地方應該是不錯的。
南方諸島分散但是也比較密集,都在一個大的區域內。
這塊區域李成將其統稱為南海布政使司,設定南海布政使衙門。
管理南海偌大的海域和疆域,李成在南海選的都是年輕官員。
只有布政使是老成持重之人,開拓與穩步前進要並舉。
爪哇以西將舊港島、滿剌加地區和大西島進行直轄。
滿剌加只要是控制住西進的滿剌加海峽。
北部的土著也會逐步的收復,將其納入大夏治理之中。
而再向北的象國、掌國、真臘、勃故等,均為大夏藩屬國。
這些地區立國時間比較久遠,國內的統治也算是穩定。
暫時來說保持藩屬國的獨立地位也是比較合適的。
再說,基本上處於大夏領土的包圍之中。
還怕這些地方能跑了不成?
等到後面慢慢收進來就是了。
舊港、滿剌加和大西三處,設定為中南布政使司。
當初這名字很多人還不理解,明明此處是南海布政使的西側,為何叫做中南。
李成默默一笑,胡扯了一通西南給其他地方留著之類的話,就定了下來。
中南布政使司管理廣闊的中南半島,叫這名字也沒啥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