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和此次作為正使,一方面代表著對周國的重視。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賈文和與德佑帝周康有過一段情分。
賈家源自西北,是西北賈氏南遷的世家,也算是響噹噹的大家族。
賈文和幼年時期,乾國新立時期,曾派出部分年輕學子前往周國燕雲府學習。
那還是周乾兩國第一次以交流生形式展開交流,賈文和就是在那時結識的周康父親。
和周康的父親是好朋友,算起來還算是周康的長輩。
只不過周康當時還未出生,周康父親也不過是周國的宗親罷了。
後來周國老皇帝駕崩無後,就推立周康父親繼承了周國皇位。
被稱為順德皇帝,如今的周康才能繼承帝位名震天下。
只不過後來武國阻斷周乾交流,一路將乾國趕到了江南地區。
賈文和與周皇室的聯絡才斷絕了,這次也是過來重溫下少年故地。
周康自然也是知道這段過往的,是以對賈文和亦是很尊重。
不然就算賈文和貴為大夏左相,也犯不著他親自迎接。
大夏使者出使,自然周國也是熱情招待。
周康親自陪同賈文和,給足了老同志面子。
幾日之後,兩國才進入到正式磋商之中。
這次出使無外乎就是雙方建立全方位合作的事情。
第一件是就是兩國正式建交,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比如政治上互派駐外使節,建立領事館、建立官方考察團和文化交流團等。
這些事情周康自然是願意的,當即大手一揮就同意了。
至於軍事方面,兩國擬達成南北戰略同盟關係。
同盟自然就是互相照應下,說白了就是針對武國。
武國如果打任何一個國家,另外一個國家絕對不能坐視不理,要相應的出兵協助或者牽制。
當然兩國任何一個國家去打武國,則另一國可以不出兵,但若是戰事失利,則需要拉一把。
這算是半同盟性質的軍事關係,兩國都覺得比較合適。
反正對他們來說,都有絕對的實力去吊打武國。
對於多一個幫手,認為也是個非常不錯的事情。
在經濟方面,雙方互相開放市場,允許對方的商品進入國內。
而且在稅收上面給予一定的優惠待遇,允許對方在國境內設立商業機構。
周國開放了北海灣的青州、河間和平州三地作為商埠。
而大夏則是開放了楊州、明州作為商埠。
雙方的商人和船隊均可以在這些地方停靠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