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陛下最近喜得貴子,確實抽不出時間來,還請唐後恕罪!”
耶律楚材輕飄飄的解釋一句,根本沒將這件事當回事。
“原來如此!哀家在這裡恭喜新正帝了,回頭定當準備一份厚禮,請耶律總理代為轉交小皇子,也算是哀家的一份心意!”
“鄙人帶我家大帝謝過唐後!”
“不妨事!這次我國改元慶典,兩位總理能來,也是蓬蓽生輝,在這裡哀家敬諸位一杯!”
“謝過唐後盛情!”
一杯飲畢,周鎔再次拉開話題,“第二杯是向你們新正帝賠禮,我家國主找過柳先生,說了一些不合時宜的話,為貴國帶來困擾,在此哀家代為致歉!”
周鎔提到了虞子美找柳慕賢送血書的事情。
柳慕賢當即老臉一紅,沒想到都被人家周後給知道了。
“唐後不必掛懷,夏唐兩國本就是友好鄰邦,我國秉承的是尊重友邦,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我大帝也曾說過,大唐在周後的帶領下越來越好,此為百姓之福。能讓百姓過得好,無論是誰主政,那都應該得到支援!”
耶律楚材同樣舉杯給周鎔吃了顆定心丸。
“如此多謝你家大帝了,可惜不能親眼相見!”
“會有機會的,兩國既是鄰居,又是友邦,日後必定會有更多的交流機會!”
“總理說的是,還請滿飲此杯!”
“敬唐後!”
再次喝了一杯,周鎔微微嘆了口氣。
“自從當年那場誤會之後,兩國重新建立友好的商貿關係,讓大唐也是受益匪淺,如今唐國經濟繁榮,也少不了你們大夏的照拂。在這裡哀家敬諸位一杯,和平來之不易,我等還需珍惜!”
“唐後此言甚是!為兩國萬世之友誼乾杯!”
“幾位總理請!”
“唐後請!”
李成坐在一旁,看著幾人繞著圈的打花槍。
也是禁不住感覺無趣,全都是一堆廢話。
周鎔也不知道到底在打是什麼主意?親自來接待也就罷了,繞著彎的說了一大圈,是想要表達個什麼意思呢?
“哀家不勝酒力,就不多陪了,還請文相照顧好諸位貴賓!”
三杯飲罷,周鎔起身說道,文行庸趕忙遵命應是。
將周鎔送出煙雨樓,文行庸再次邀請眾人回來。
“耶律總理、顧總理、柳總領,萬分感謝你們能夠撥冗蒞臨,在這裡我代表大唐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咱們再喝一杯!”
沒了周鎔,現場氣氛熱烈許多。推杯換盞,氛圍極為不錯。
“貴國陛下大皇子出生,其他幾位嬪妃也都有所出,現在已經有一子兩女了吧?”酒過三巡之後,文行庸將話頭開啟。
“不錯,正是一位皇子、兩位公主!可能很快會再添位小皇子。”
耶律楚材搞不清文行庸的目的,還是出言回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