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能攔著難民嗎?肯定不能攔,這是難民活命的唯一機會。
若是攔住了,國內恐怕立即就會發生暴亂。
在傾國之戰的當下,若是內部再起暴亂,那武國真就回天乏術了。
武烈狂躁的四處亂轉,最後只能讓禮部派人向夏國提出抗議了事。
不過心中也決定,儘快結束與梁國的戰爭,省得拖得時間太長,被夏國掏光了底子。
其實不僅是夏國在動手,就連隔壁的周國也在大量的吸納流民。
從大名府和博州向周國境內運人,不過沒有那麼大張旗鼓罷了。
比起夏國的動作完全不值一提,就算是運上兩年也動不了他們武國的筋骨。
武烈索性就沒去管它,不能再招惹一個大國了。
“姬明成,你還真是屬狼的,不注意就要咬一口!”
想明白這些,武烈只能對著空曠的宮殿狠聲罵道。
然後儘快推動與周國的談判。
調集軍隊再次應對梁國進攻。
這場大戰到現在為止打了將近一年,必須要儘快結束了。
不然就算是贏了也是慘勝。
平白的消耗掉武國的國力。
當然他還不清楚廬州外圍真州等被切斷幾州的情況。
若是知道定然會瘋掉,擼起袖子先跟夏國幹一場再說。
淮南西路,包括真州、和州、廬州、無為軍州、舒州等地區。
如今就是大夏船隊的後花園,這邊被梁國阻斷與國內的聯絡。
都是大夏向這邊運糧、運送物資輸血,可以說是與夏國關係最親密的武國州府了。
在這裡,大夏的遷移計劃更是徹底,不是針對難民,而是針對所有的州府百姓。
向這些百姓宣傳梁國的強大,宣傳戰爭的慘烈,反正就是不停的嚇唬。
等到老百姓戰戰兢兢嚇怕的時候,大夏又派人出面說跟我走吧。
我們大夏富甲天下,福利好、生活好,只要去了就吃香的喝辣的。
首先向大夏轉移的還不是老百姓,而是這數州之地的商賈。
與大夏交易多次,對大夏的實力和繁華都有了解。
戰爭已經逼近到家門口了,為了家產不被兵災毀掉。
這些商人就開始舉家向大夏遷移,而且還帶著多年積蓄的家產。
其中就包括淮西的不少世家,這些人全都被運到大夏,進一步繁榮大夏的經濟。